祝玉指着舆图分析道:“秦军此次气势汹汹、大兵压境,秦军此次率三路大军进犯,中军兵力一万,力量最强,且有剌龚公御驾亲征,士气最高;右军次之,有兵六千;左军最弱,有兵四千。甘将军可先派出一支军队于秦左军败退必经之路线,待我军使用虎皮蒙马之法击溃秦左军,待秦军溃退之际,甘将军采取大迂回之策,将主力杀向秦左军,在下也迅速率军合击,与甘将军一起将其围歼。不知甘将军是否同意?”
甘渠眼睛一亮,说道:“此计甚好,在下愿与祝将军合力杀敌。”
第三天,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晋荔联军整齐地排列于秦军大营前,他们的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发出阵阵嘶鸣,双方经过一番紧张对峙后,激烈的战斗又开始了。
开战之前,祝玉在阵前大声叮嘱荔军士卒,先将战马双眼蒙闭。士卒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轻轻地蒙上战马的眼睛,安抚着战马的情绪。
此时,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呼啸,仿佛上天也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感到紧张。
一阵箭雨过后,双方短兵相接,喊杀声震耳欲聋。祝玉等五名将士身骑蒙着虎皮的战马,如同五头凶猛的野兽,奋勇争先冲入敌阵。
他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马蹄溅起阵阵尘土,秦军的战马陡然间见到蒙着虎皮的战马,眼中顿时露出惊恐的神情,整个战场顿时人喊马嘶,有的战马因恐惧而高高抬起前蹄,发出阵阵嘶鸣,声音尖锐而凄惨;有的战马则挣脱缰绳,惊慌失措地落荒而逃,在战场上横冲直撞;还有的战马双股战栗,双腿打颤,站立不稳,一头摔倒在地,将背上的骑手重重甩了出去。一时间,秦军阵营中人仰马翻,混乱不堪。
大荔军队见时机成熟,纷纷将战马蒙眼布取掉,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发出震天的呐喊,奋力杀出。秦将沮且心急如焚,他大声呼喊:“前进,后退者死!”试图稳住颓势。然而,战马受惊,根本无法控制,兵败如山倒,秦军无奈,只得鸣金收兵。
大荔将士气势如虎,乘胜追击。他们如同下山的猛虎,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秦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大荔将士一口气追击二十余里,斩杀秦军一千多人。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大地。
秦军正在溃逃之中,甘渠率领一万多晋军,长途奔袭二十余里,也突然出现在秦左军面前。甘渠身骑蒙着虎皮的战马,如同战神一般冲向敌阵,秦军战马再次惊惧,一触即溃,晋军趁机将秦左军包围,致使秦左军与中军失去联系。
这时,大荔军队在祝玉的率领下,也勇猛的扑向秦左军,只见大荔士卒奋勇争先,越战越勇,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坚毅和果敢,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攻击都带着致命的力量,但秦军将士也是久经沙场、骁勇善战,眼见被围,一点也没有惊慌失措的样子。
秦军将佐葛怀沉着冷静,他压住阵型,仔细观察战场形势,发现东北方向晋军下军进攻力量薄弱,然后立即组织力量突围。晋荔联军包围圈越缩越小,秦军面无惧色,拼死抵抗。
战场上,兵对兵、将对将地捉对厮杀,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和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惨烈的战争交响曲。
秦军的长矛折断了,刀剑折断了,他们就抱住对方,用拳打,用脚踢,用牙咬,悍不畏死。
晋军被秦军的气势所吓倒,心生畏惧,纷纷畏缩不前,秦将葛怀发现晋军贪生怕死,不由心中暗喜,于是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奋力厮杀,晋军士卒大骇,纷纷逃命,秦军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夺路而逃,致使煮熟的鸭子飞了,功亏一篑。
尽管如此,晋荔联军还是斩杀秦军两千多人。经过一天厮杀,大荔士卒死伤五百余人,晋军死伤一千余人,秦军死伤三千余人。
战场上,硝烟渐渐散去,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充满血腥的土地上,显得格外凄凉,秦军一连三天不敢应战,晋荔联军在这场战斗中取得阶段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