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祝玉起身告辞,前去大营安排有关事项。
祝玉回到大帐,向国王晟癸汇报一天的战况和刚才与晋军将领甘渠商量的情况。国王晟癸坐在王座上,静静地听着祝玉的汇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当听到祝玉的计划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不禁赞叹道:“祝将军真乃大荔戎之幸、西戎部族之幸也。”
“陛下,末将唯一遗憾的是,咱们的人手太少了,刚才向甘将军借兵,甘将军借口晋国国君临危授命,务将晋军悉数带回。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如果要将士卒悉数带回,士卒就会畏缩不前,必不会拼命向前,那么战斗的结果堪忧啊。”祝玉无奈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是啊,看来借的猫不抓老鼠,这件事还是得靠我们自己。”国王晟癸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祝玉连忙安慰道:“陛下也不必太过忧虑,有大荔戎士卒舍身忘命,有晋军观敌了阵,只需拖下去,拖到秦军粮草耗尽,他们自会退兵。”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希望能够让国王晟癸安心。
“这些都靠祝将军运筹帷幄。”国王晟癸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信任。
祝玉拱手说道:“这是为臣的义务和责任。大敌当前,马上就要进行紧张的战斗,末将告辞。”
“祝将军保重。”国王晟癸依依不舍地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祝玉转身走出大帐,开始为夜袭做最后的准备,他从士卒中挑选两千名精兵强将,这些士卒个个身强体壮,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的光芒,他们全副武装,手持利刃,背负箭囊,干练敏捷。
祝玉又让人准备好大量的引火工具,如火把、火油等,放在营帐的角落里。
祝玉站在士卒面前,神情严肃地叮嘱道:“各位将士,你们都是大荔戎的精英,待到远处起火后,秦军大营定会前去救援,你们在混乱之际,趁虚杀入,四处放火,决不可恋战。要干净利落,速战速决,大家听明白了吗?”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刻在士卒们的心中。
“听明白了。”士卒们齐声回答,祝玉满意地点点头,大声说道:“出发。”于是,祝玉率领士卒,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向秦军大营摸去。
此时,对面秦军高大的门楼上,戒备森严。许多士卒穿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正在来回巡逻,他们的眼神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大营内灯火通明,也有许多士卒手举火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们有的在搬运粮草,有的在整理武器,一片忙碌的景象。
祝玉率领士卒小心翼翼地靠近秦军大营,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谨慎,生怕发出一点声响,他们隐藏在黑暗中,像一群潜伏的猎豹,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午夜子时终于来临。秦军营寨的西南方向突然燃起冲天大火,熊熊的火焰照亮了夜空,映红了大地。有人大声喊道:“起火了,粮草起火了,快去救火呀。”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随即秦军大营内人影憧憧,有人紧急吹响号角,声音尖锐刺耳,士卒们听到号角声,迅速列队集合,营门大开,一队队士卒快速向着火的方向飞奔而去,他们的脚步匆匆,扬起阵阵尘土。
祝玉看到秦军倾巢而出,心中大喜,一声令下:“冲啊!”大荔士卒犹如离弦的弓箭,快速向秦军大营冲去,他们的速度极快,仿佛一阵黑色的旋风席卷而来。
士卒们一边冲锋,一边将燃着的火箭射向敌营。火箭带着长长的尾焰,划过夜空,如同流星一般,纷纷落入秦军的营帐中。守营的秦军发现后,急忙抵挡。他们手持盾牌,组成一道道防线,试图阻挡大荔戎士卒的进攻。
大荔戎士卒如狼似虎,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秦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刀光剑影,鲜血四溅,喊杀声震耳欲聋。很快,他们就将阻拦的秦兵射杀,然后四散开来,将一座座帐篷点燃。
大火迅速蔓延,吞噬着一切,营帐在大火中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浓烟滚滚,弥漫在整个大营中,让人睁不开眼睛。凡是遇到抵抗的秦兵,大荔戎士卒将其就地射杀,毫不留情。
时间不长,整座秦军大营燃起冲天大火,照亮了整个夜空。前去救火的秦兵发现后迅速返回,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惊恐和愤怒,试图挽回局面。
但是他们快,大荔戎士卒更快,等到他们赶到大营,偷袭的大荔戎士卒早已无影无踪。秦兵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营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