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进攻受挫,清军主帅们意识到,即便失去首领,这四支大西精锐依旧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他们调整策略,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发挥己方兵力、火力绝对优势,采取分割包围、持续施压的战术。
接下来的几天,凤凰山周围变成了巨大的血肉磨坊。
清军不再同时强攻四座营垒,而是集中火炮,轮番轰击一点。
代善主攻刘文秀部,数十门重炮日夜不停地轰鸣,将刘文秀营垒的外围工事几乎夷为平地。
刘文秀率军死战,营墙破了就用尸体和断木堵上,火药尽了就白刃搏杀。
士兵们饥渴交加,疲惫不堪,但无人言降。
刘文秀本人身先士卒,持刀血战,浑身浴血,如同血人。
艾能奇防守的西侧营垒,则遭到了豪格所率满洲精锐的猛攻。
豪格欲雪前耻,攻势尤为凶猛。巴牙喇护军披重甲,持利刃,悍不畏死地发起一波波冲锋。
艾奇能性情凶悍,亲自率亲兵队反冲锋,与豪格部在营墙缺口处反复拉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艾能奇左臂中箭,折断箭杆继续搏杀,其凶顽之气,竟一时压制了豪格的锋芒。
李定国和孙可望试图相互策应,派兵支援压力最大的刘、艾两部。
但清军骑兵在外围游弋,不断截杀试图联络和支援的小股部队。四大营垒之间的联系被逐渐切断,陷入了各自为战的绝境。
战斗进行到第四日,刘文秀营垒终因伤亡过大,弹药耗尽,被清军突破。
刘文秀率残部与涌入的清军展开惨烈巷战,最终力竭,被乱刀砍杀。所部两万余人,除少数被俘外,大部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