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体纯的手指敲在“铁乌龟”上,笑着说:“它可以无视风向,直直地冲向预定位置,或者横向移动,始终保持最坚固的‘龟壳’面向敌军炮火!甚至可以……倒车!”
“倒车?!”宋应星和赵金再次被震撼。帆船时代,倒车是极其困难且缓慢的,几乎意味着被动挨打。
“对!倒车!”
刘体纯重重的点点头,肯定地说道:“这就是蒸汽动力带来的战术革命!它或许笨重,迟缓,但它将成为战场上最不可预测、也最难被摧毁的钉子!”
接着,他指向船体前后的开口又道:“这里是炮位。由于重量和稳定性考虑,不宜多装。前后各一门,但要装我们能动用的、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火炮!它的任务不是和敌人对射,而是在相对安全的距离上,精准打击有价值的目标,比如敌军的旗舰!”
最后,他指向“龟壳”两侧几个不起眼的小孔说:“这些是射击孔。不是给火炮用的,是给火铳手用的。万一有敌军小船试图靠近接舷,或者有跳帮兵冒险爬上这铁疙瘩,就用火铳从内部射击,让他们无处下手!”
刘体纯解说完毕,看向两人,缓缓说:“此船,不追求歼敌数量,只追求两点:一,极致的生存能力,能在敌军舰队炮火下屹立不倒;二,关键的战略威慑,用那两门重炮,告诉郑芝龙,我们有能力在乱军之中,取他上将首级!哪怕只有一艘,出现在战场上,就足以打乱他所有的部署和信心!”
室内陷入长久的沉默。宋应星花白的眉毛紧紧拧着,脑海中飞速计算着木材强度、铁皮重量、重心平衡、蒸汽机输出与明轮效率……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赵金则呼吸急促,脑海中已经浮现出锅炉轰鸣,明轮击水,这怪异的“铁乌龟”冒着黑烟,无视箭矢炮火,在敌舰群中缓缓转向,喷射出致命火焰的场景。
“将军……此物,实乃……巧夺天工,亦乃……惊世骇俗!”
宋应星最终长长吐出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惊叹与凝重。
“然,建造难度极大!木料选材、铁甲铆接、蒸汽机与明轮的传动、船体稳定性、火炮后坐力……无一不是难关!”
“我知道难。”刘体纯神色肃然。
“所以只找你们二人。此船乃我沧州军最高机密,亦是未来海上之脊梁!我不要求速成,但要求务必造出来,哪怕先造一艘小的,能开能动能抗打,就是胜利!需要什么资源,优先调配!需要什么匠人,全力支持!”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两位技术核心,自信满满他说道:“宋先生,赵金,陆上之战,我们靠火器与纪律,海上之困,或许破局之钥,就在此‘铁乌龟’与‘火轮’之上!拜托了!”
宋应星与赵金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被点燃的、属于技术人的狂热与决心。他们齐齐躬身,沉声应道:
“必竭尽全力,不负将军所托!”
图纸被小心翼翼卷起,如同承载着千钧重担。
一场超越时代的、在木壳上披覆铁甲、将火焰与力量融入波涛的艰难攻关,就在这间弥漫着硝烟与茶香的作战室内,悄然启动。
这头尚未诞生的“铁乌龟”,注定将搅动未来的万里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