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捷报背后的隐忧(2 / 2)

但如今江南战火未息,漕运断绝。这句话他没有说出口,但二人都心知肚明。

多尔衮长叹一声,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雾团,眼睛看着屋外说道:“自先帝叩关以来,中原战乱不休。明军、农民军、我军,来回拉锯,田地荒芜,民生凋敝。朕原以为取了南京便可缓解粮荒,看来是想得简单了。”

众人沉默地走着,节日的气氛似乎被这沉重的现实冲淡了许多。

回到养心殿,多尔衮立即召见户部尚书和几位汉臣大学士。众人看着粮仓库存册簿,个个面色凝重。

“王爷,”户部侍郎宋权谨慎开口道:“洪督师在湖北已竭尽全力,但战乱多年,湖广产粮大省也已大不如前。若要维持大军用度,除非...”

“除非什么?”多尔衮追问。

“除非减少军粮配给,或者...”宋政顿了顿,又道:“或者从百姓口中夺食。”

殿内顿时一片死寂。几个汉臣下意识地交换了眼神,都看出彼此眼中的忧虑。

“不可!”范文程率先反对。

“王爷,民心初定,若再强征粮草,恐生变乱。且春荒在即,百姓若无粮度日,必生祸端。”

多尔衮烦躁地踱步,一脸无奈地说道:“那你们说该如何?难不成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众人噤声。这确实是个两难的抉择。

最终,多尔衮停下脚步,做出了决定:“传旨:一、全军即日起节粮三成,但赏赐加倍,以安军心;二、从各地各部紧急购粮,以金银绸缎交换;三、开北京官仓,设粥厂赈济百姓,但每日限供,吊命即可。”

众人领命而去,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

夜幕降临,紫禁城中灯火通明,欢宴正酣。多尔衮独自站在宫墙上,望着城中万家灯火,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

南京大捷的兴奋渐渐消退,现实的困境如冰雪般冷峻。他想起多铎疯癫的模样,想起空空如也的粮仓,想起中原赤地千里的惨状。

这个春节,大清赢得了战役,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惊呼声和奔跑声。多尔衮皱眉望去,只见豫亲王府方向隐约有火光闪现。

“来人!”他厉声喝道。

“去看看豫亲王府又出了什么事!”

这个年,注定过不安稳了。多尔衮握紧拳头,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