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风起赣南 > 第233章 铸剑为犁

第233章 铸剑为犁(1 / 2)

平山城外,原本隐蔽在山坳里的兵工厂区域,如今规模扩大了一倍有余。新建的工棚虽然依旧简陋,但里面传出的不再是零星的敲打声,而是有节奏的机床轰鸣与蒸汽动力机的低沉咆哮。这里,俨然成了根据地跳动最为强劲的心脏。

林峰和赵刚在周焕文的引导下,走进这座戒备森严、却又充满生机的“工业堡垒”。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切削液、煤炭和汗水混合的独特气味。

“司令员!政委!你们看!”周焕文脸上带着连日奋战的疲惫,但眼神却亮得吓人,他指着一排刚刚组装完成、泛着蓝黑色幽光的新式步枪,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这是我们按照改进工艺,完全自产的第一批‘三〇式’步枪(虚构型号,基于现实中的八一式马步枪演变),整整五十支!经过测试,性能比之前仿制的‘老套筒’稳定得多,射程和精度都有提升!”

林峰拿起一支,入手沉甸甸,做工明显精细了许多。他熟练地拉动枪栓,检查膛线,点了点头:“好!老周,你们立了大功!月产能达到多少?”

“报告司令员!”周焕文挺起胸膛,“有了从刘家峪和黑风口缴获的那几台车床、钻床,加上我们自己仿制的几台设备,现在原材料跟得上的话,月产两百五十支,绝对没问题!我们有信心在三个月内,冲击三百支!”

他又引着林、赵走向另一个车间,这里更加闷热,工人们正围绕着几个改造过的机器忙碌着,黄铜弹壳如同流水般被生产出来。“子弹生产线也理顺了!复装子弹的产能已经稳定在每月八万发,而且我们正在试验用回收的铜元直接冲压全新的弹壳,如果成功,月产突破十二万发指日可待!就是……底火用的雷汞,还是太缺了。”周焕文兴奋中带着一丝无奈。

兵工厂的突破,远不止于步枪和子弹。

在另一个由天然岩洞加固而成的秘密车间里,几位老师傅正围着一门造型奇特、口径明显小于迫击炮的武器进行最后调试。

“这是……”赵刚好奇地问道。

“这是我们根据缴获的日军掷弹筒,结合司令员您提的‘轻型、便携、曲射’思路,试制成功的‘太行雷’!”周焕文自豪地介绍,“全重不到十斤,射程三百米左右,专门配发给步兵班,打鬼子的机枪巢和躲在石头后面的散兵,效果奇佳!已经小批量生产了二十具,正在挑部队试用。”

林峰仔细查看了这具“太行雷”,对其简洁的设计表示满意。“很好!这东西能极大增强基层火力。但要严格训练,注意安全。”他知道,这标志着根据地的军工,开始从单纯仿制向适应性研发迈进。

而在最深处的研发区域,挑战更为艰巨。几门损坏的日军81迫击炮和几发未爆的炮弹被拆解得七零八落,技术人员正对着图纸和实物,激烈地讨论着。

“炮管钢材的要求太高,我们现有的坩埚钢强度不够……”

“弹体的铸造也是个问题,壁厚不均匀,容易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