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风起赣南 > 第230章 丰碑与基石

第230章 丰碑与基石(1 / 2)

震耳欲聋的欢呼与庆祝过后,太行山区迎来了短暂而珍贵的平静。硝烟渐渐散去,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焦土与鲜血混合的沉重气息。胜利的代价,需要仔细清算;未来的道路,更需要谨慎铺就。

一、 沉甸甸的战报

纵队司令部的作战参谋们连续奋战数个昼夜,终于将一份详尽的战报整理出来,摆在了林峰和赵刚的面前。

赵刚拿起报告,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向参加战后总结会议的各级主要干部宣读:

“自日军发动此次所谓‘毁灭性扫荡’以来,我太行山纵队全体指战员及根据地民众,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历时三十四天,终将敌之企图彻底粉碎。”

“初步统计,此役共进行大小战斗一百二十余次。主要战果包括:成建制歼灭日军北路敌兵大队,重创其东路吉田大队及西南路部队;累计毙、伤日军约两千四百余人,伪军一千五百余人;俘虏日军官兵九十七人,伪军四百余人。”

“缴获方面:九二式步兵炮两门,迫击炮九门,掷弹筒四十二具,重机枪十五挺,轻机枪六十八挺,步枪两千一百余支,手枪百余支,各类子弹四十余万发,手榴弹、炮弹及其他军需物资无算。摧毁日军兵站、据点四十余处,破坏公路、铁路超过两百公里。”

念到这里,会议室里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振奋的神色。这是一场毫无疑问的大胜!

然而,赵刚的话锋随即变得无比沉重:

“我军及地方武装,亦付出巨大牺牲。主力部队伤亡共计三千八百余人,其中……光荣殉国者,一千五百二十三人。地方部队、民兵及支前群众,伤亡亦超过两千人,牺牲者……八百余人。”

一连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会议室内瞬间鸦雀无声,空气仿佛凝固了。董成、王大山、张太行等旅长们,都默默地低下了头,他们想起了那些倒在阵地前、牺牲在冲锋路上的熟悉面孔。

林峰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低沉而有力:“这些数字,是我们太行山根据地的丰碑,也是压在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巨石。胜利,是战士们用命换来的。我们必须对得起这份牺牲。”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阵亡将士名单,要尽快核实,由政治部统一造册,建立英烈祠,永久供奉。抚恤工作必须立刻、妥善开展,确保烈士家属得到最好的照顾和尊重,这是我们的责任,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是!”赵刚和负责政工、后勤的干部齐声应道。

二、 消化与整合

巨大的缴获,既是喜悦,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如何分配和使用这些物资,考验着领导层的智慧和格局。

在林峰的主持下,一套分配方案迅速形成:

1. 支援兄弟部队: 严格按照林峰之前定下的基调,将缴获步枪的三分之一(约七百支)、轻机枪二十挺、子弹十五万发,以及部分布匹、粮食,通过总部渠道,紧急支援给在另一次反扫荡中损失较大的冀中军区兄弟部队。这一决定,再次彰显了太行山纵队的全局观念,赢得了总部的高度赞扬和兄弟部队的深厚情谊。

2. 装备主力与地方: 剩余武器弹药,优先补充在此次战斗中损失最重的一旅、五旅等部队,确保主力兵团齐装满员。同时,拨出部分步枪、轻机枪和大量子弹,武装和加强各县大队、区小队及基于民兵,使地方武装的战斗力再上一个台阶。

3. 技术装备攻关: 缴获的电台、炮队镜、观测器材等,全部移交纵队直属技术部门,由相关专家(包括一些投身革命的进步学生和技术人员)进行研究、仿制和学习。那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和迫击炮,则正式成立纵队第一个“炮兵连”,由黑风口战斗中表现出色的炮兵分队长担任连长,加紧训练,力求尽快形成战斗力。

4. 粮食与物资: 大部分用于救济在扫荡中家园被毁、财产受损的群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恢复生产。一部分作为战略储备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