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员,落凤坡压力极大,董成报告,部队伤亡已超过四成,弹药,特别是手榴弹和机枪子弹,即将告罄!”参谋长的声音带着焦急。
林峰面无表情,但紧握的拳头指节已然发白。他脑海中,“燧人氏”系统正根据前线反馈的数据,实时模拟着战场态势。“落凤坡阵地韧性接近极限,预计最多还能支撑六小时。敌军注意力及预备队已完全被吸引。北路敌军因兵力不足,进展缓慢,且侧翼暴露…”
是时候了!
“命令!”林峰的声音斩钉截铁,打破了司令部内凝重的气氛。
“一、通知落凤坡部队,再坚持四小时!四小时后,可视情况逐步向‘狼牙洞’最后防线交替撤退,沿途埋设所有剩余地雷,开展冷枪冷炮袭扰,继续消耗敌军!”
“二、命令巴特尔骑兵旅主力,立即隐蔽前出,运动至北路日军侧后‘黑风口’一带待机!”
“三、命令王大山的二旅,除必要警戒部队外,集中所有主力,向黑风口方向秘密集结!”
“四、命令纵队直属炮兵营(仅有的几门迫击炮和缴获的山炮),由五旅派部队掩护,向黑风口预设炮兵阵地机动!”
“总攻时间,定于明日凌晨五点!”
这是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在东路看似摇摇欲坠之际,林峰却将手中最锋利的尖刀——骑兵旅和几乎全部的二旅,投向了兵力相对薄弱的北路!他要的不是击退,而是在北路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彻底砍掉日军扫荡的一路,震撼其全军!
命令迅速而隐秘地传达下去。正在落凤坡血战的将士们并不知道司令员的全局谋划,他们只知道,必须完成坚守任务,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
巴特尔的骑兵们给战马裹上蹄子,在熟悉山路的民兵引导下,如同暗夜中的幽灵,穿过一道道山脊,悄无声息地向北疾驰。王大山的二旅官兵,则利用夜暗和复杂地形的掩护,摆脱当面之敌的监视,大规模向指定地域运动。
四、 夜幕下的转移与坚守
落凤坡的坚守,进入了最艰难的时刻。许多连排建制已经被打乱,战士们自发地聚集在尚存的军官或老兵周围,继续战斗。弹药几乎打光,战士们捡起日军的步枪和刺刀,准备进行最后的搏杀。
就在这危急关头,由周焕文兵工厂“留守小组”和根据地群众冒着巨大风险,通过秘密交通线送来的一批紧急弹药,如同甘霖般送到了部分阵地。主要是手榴弹和复装的步枪子弹,数量不多,但足以让战士们再支撑一段时间。
“同志们!根据地的人民在支持我们!司令员在看着我们!坚持到天黑!”党员干部们用沙哑的喉咙鼓舞着士气。
当夜幕终于降临,日军疯狂的进攻也暂告一段落。落凤坡阵地前,敌我双方的尸体层层叠叠,几乎铺满了山坡。一旅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但他们成功地将日军主力死死钉在了这里,为林峰的战略机动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遵照命令,残存的部队开始有序后撤,他们将最后的力气用在布置诡雷和陷阱上,每一处断壁残垣,每一段交通壕,都可能成为明日追击日军的坟场。
而在北路的黑风口,一场大战前的死寂正在弥漫。巴特尔的骑兵们已经磨亮了马刀,王大山的步兵们检查着枪械和刺刀,炮手们则在月光下,最后校准着射击诸元。
黎明的黑暗即将过去,钢铁风暴洗礼后的太行山,正酝酿着一次更加凌厉的反击。林峰站在司令部外,听着东方隐约传来的炮声,目光似乎已经穿透了重重山峦,落在了那片即将决定战役走向的战场——黑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