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系统不断发出警报:
【军工原料获取难度提升187%,成本增加300%。】
【监测到针对‘磐石’的无线电侦测和空中侦察活动异常活跃。】
【内线确认,日军已悬重赏获取‘磐石’准确位置及负责人信息。】
一时间,“磐石”兵工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原材料短缺导致生产时断时续,为了应对可能的空袭和破坏,重要的设备和车间不得不再次向更深、更隐蔽的备用地点转移,生产效率大受影响。
面对困局,林峰和纵队领导层沉着应对。
· 开源节流,自力更生: 林峰下令,在全纵队和根据地范围内,开展“搜集一颗弹壳、一块废铁”的运动。部队作战后必须回收所有子弹壳和金属碎片;群众上交废旧金属可以兑换食盐或粮食。同时,“磐石”加大了对材料替代的研究,尝试用陶罐、石头等材料制造地雷和手榴弹外壳,虽然性能下降,但解决了有无问题。沈明轩带领团队,改进了土法熬硝和炼硫技术,努力实现火药原料的部分自给。
· “狡兔三窟”,迷惑敌人: “磐石”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分散-集中”生产模式。将非关键工序分散到多个隐蔽的小型加工点,核心总装和测试则在绝对保密的地点进行。同时,故意制造了几个假的“兵工厂”遗址,布设地雷,引诱日军上钩,成功消耗了其兵力并误导了其判断。
· 主动出击,以攻代守: 针对日军的封锁和收购,纵队命令各武工队和“惊蛰”大队,加强对日军物资仓库和运输线的袭击。一次成功的行动中,“惊蛰”炸毁了日军在潞安的一个大型废旧金属集中站,缴获和破坏了数百吨钢材,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收购”计划。对死心塌地为日军搜刮物资的汉奸,则坚决镇压,以儆效尤。
在重重困难中,希望也在萌发。经过不懈努力,借鉴“启明星”冲锋枪导气式原理、但结构更简单、更适合大量生产的 “民兵”式半自动步枪 的图纸,在“燧人氏”系统的辅助和林峰(以技术研讨会形式)的引导下,于“磐石”设计完成。虽然性能上无法与“启明星”相比,但其制造工艺要求大幅降低,非常适合区县一级的修械所大量制造,用以装备地方武装和民兵,提升其战斗力。
同时,林峰指示“磐石”开始秘密储备粮食、药品和关键军工原料,建立更加隐蔽的储备库。他有一种预感,更艰难的日子可能还在后面。
“老赵,老徐,”林峰望着窗外渐渐泛黄的树叶,对身边的战友说道,“鬼子现在是恨我们入骨啊。明的、暗的,军事的、经济的,手段会越来越毒辣。我们现在的日子,是咬着牙硬撑下来的。告诉同志们,要有过苦日子、打硬仗的充分准备!但再难,也比不过长征,比不过井冈山!只要我们心里装着人民,团结一致,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凝重,但更多的,是历经风雨而不倒的坚定。独立第一纵队这棵大树,在赞誉为它带来阳光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加猛烈的风雨。但它将根须更深地扎入泥土,枝叶更加紧密地簇拥在一起,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更加严酷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