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铁索关的捷报,像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后续的主力部队,也极大地鼓舞了先锋军自身的士气。然而,林峰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穿过大金川河谷,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被称为“死亡陷阱”的松潘草地。
这片广袤无垠的沼泽,表面上绿草如茵,鲜花点缀,其下却隐藏着无数噬人的泥潭。天气瞬息万变,方才还是烈日当空,转瞬便可能暴雨倾盆,冰雹骤降。更严峻的是,这里人烟稀少,补给极其困难。
先锋军休整后继续北上,队伍很快便踏入了草地的边缘。空气中弥漫着腐殖质和水汽混合的特殊气味。林峰下令全军严格执行侦察兵探路、后续部队沿标记行军的纪律,并将携带的粮食集中分配,统一管理。
“同志们,节约每一口粮食,爱护每一颗子弹!穿过这片草地,就是胜利!”林峰的声音通过各级指挥员传达到每一位战士耳中。
起初几天,队伍还算顺利。工兵旅利用木材和携带的器材,在一些特别泥泞的区域铺设了简易通道。骑兵团则扩大了侦察范围,一方面探寻最安全的路径,另一方面警惕可能出现的敌军骑兵骚扰。
但草地的残酷很快显现。一名负责探路的工兵战士,因为绳索突然断裂,不慎滑入泥潭,旁边的战友们眼睁睁看着他被黑色的淤泥吞噬,尽管奋力营救,却终究无力回天。悲伤的气氛笼罩着队伍,这是他们进入草地后的第一个非战斗减员。
紧接着,恶劣的天气开始了。一场冰冷的秋雨连绵了两天两夜,战士们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夜晚,他们只能挤在稍微高燥一点的地方,互相依偎着取暖。粮食开始告急,野菜、草根,甚至皮带,都成了充饥的食物。伤病员逐渐增多,疟疾、痢疾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
林峰将自己的干粮大部分分给了伤病员,那匹“乌云盖雪”也驮着最虚弱的战士。他日夜不停地巡视队伍,鼓励着每一个面露疲态的战士。
“副总指挥,这样下去不行!”赵刚找到林峰,他的眼眶深陷,嘴唇干裂,“工兵旅的战士们体力消耗太大,很多工具也遗失了。必须尽快找到出路,或者得到补给。”
秦峰也带来了坏消息:“侦察兵在前方发现有小股敌军骑兵活动的迹象,像是胡宗南的侦察部队。他们想利用草地消耗我们,等我们筋疲力尽时再发动攻击。”
林峰站在没过脚踝的泥水里,望着眼前茫茫无际的绿色沼泽,眉头紧锁。他召集了赵刚、秦峰以及主力师的几位指挥员开了一个简短的临时会议。
“困难是空前的,但我们没有退路。”林峰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异常坚定,“敌人的侦察兵出现,说明他们就在附近,也说明我们离草地的边缘不远了!”
他迅速做出部署:
“一、秦团长,你的骑兵团发挥机动优势,不惜代价,向前穿插,务必在两天内找到草地的北部边界,并寻找可能的补给点,哪怕是一个小村落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