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点点头,目光深邃。信息的优势,在战争中往往能决定生死。他立即下令,无线电监听必须24小时不间断,重点监测任何与“钦差”、“整合”、“剿匪”相关的关键词,并尝试对敌军的通讯规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几乎与此同时,赵永贵负责的根据地拓展工作也传来了好消息。通过武装工作队的耐心工作和“林字营”接连胜利的威望,清水溪镇周边三个较大的村落,已暗中宣誓接受“林字营”的保护,并秘密建立了民兵小队,由“林字营”派出的骨干负责训练。这些村庄不仅成为了可靠的情报来源和兵员补充地,还开始以“合理价格”向“林字营”提供粮食、布匹和草药,初步形成了根据地的经济循环雏形。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综合各方情报,尤其是无线电监听中捕捉到的异常频繁的加密信号和部队调动迹象,林峰判断,苏澈警告的“北边钦差”很可能已经抵达赣南,并且正在着手整合王连长等地方势力,筹划新一轮的、规模更大的围剿。
“敌人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轻敌冒进了。”林峰在核心会议上指出,“他们肯定会吸取教训,稳扎稳打,利用兵力和资源的绝对优势,逐步压缩我们的生存空间,最后聚而歼之。”
“那我们怎么办?硬碰硬肯定不行。”陈石头眉头紧锁。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等着敌人把绞索套到我们脖子上。”林峰走到沙盘前,指着老鸦洞外围更广阔的区域,“我们要把战场设在我们的根据地之外!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外线出击”计划:
1. 情报先行: 利用升级后的无线电和深入民间的侦察网,全力摸清“钦差”的驻地、随行兵力、以及整合各路地方武装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表。
2. 精兵突袭: 组建一支高度机动的精锐分队,由陈石头亲自率领,携带电台、p18和狙击步枪,跳出老鸦洞区域,寻找机会,对“钦差”的行辕、重要物资囤积点或正在集结的地方武装进行短促有力的突袭和破袭。目的是制造恐慌,拖延其整合进程,展示“林字营”的存在和威胁,迫使敌人分兵。
3. 内部巩固: 老鸦洞本体则由林峰和赵永贵坐镇,进一步加强防御,囤积物资,并加快对新控制区村民的组织和训练,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长期围困。
4. 外交试探: 再次联系苏澈,通报已掌握“钦差”动向,并询问其能否提供更具体的情报,或在外交、舆论上施加影响,牵制北边势力。
这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计划。精锐分队深入敌后,稍有不慎便可能全军覆没。但也是打破被动局面的唯一方法。
“我去!”陈石头毫不犹豫地请战。
“政委,”林峰看向赵永贵,“分队的队员选拔,不仅要看军事技能,更要考验其意志和忠诚。你要亲自把关。”
“明白!”赵永贵重重点头。
老鸦洞这台刚刚升级了“大脑”(无线电)和“心脏”(发电机)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这一次,它要将战火,主动引向敌人的腹地。电波穿梭,铁砧轰鸣,一场围绕生存与发展的更深层次博弈,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