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骆组长。”
林宇郑重地说道。
“您的意见,对我们的考察工作非常重要。”
林宇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骆组长,关于祁同伟同志的业务能力,我们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
“不过,我们还想了解另一个方面的情况。”
骆山河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心中却明镜似的。
“请讲。”
骆山河的语气依旧平淡。
林宇的目光扫过同行的公安部代表朱明远,后者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我们知道,绿藤市的案子牵扯到了一个关键人物,王政。”
“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祁同伟同志和王政,似乎有过交集。”
“我们想知道,在涉及到王政的问题上,祁同伟同志有没有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
这才是他们此行的核心目的之一。
一个即将走上副省级岗位的政法干部,绝不能在这些关键问题上,有任何的污点。
骆山河闻言,露出了笑容。
“林宇同志,你们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他没有回避。
“关于高明远,也就是绿藤案的首犯。”
骆山河先从主犯说起,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没错,高明远是祁同伟同志亲自带队抓捕的,这一点,卷宗里写得清清楚楚。”
“但是。”
他话锋一转。
“人一到案,祁同伟立刻就办理了移交手续。”
“后续的审讯工作,为了确保绝对公正,由我们督导组的专家全权负责。”
“祁同伟同志,没有参与过任何一次审讯,甚至没有跟高明远再见过一面。”
骆山河的语速不快。
“所有与高明远相关的卷宗材料,从抓捕报告到每一次的审讯笔录。”
“全部由我们督导组双人双锁,封存在档案室里。”
“可以说,祁同伟同志在这件事上做得滴水不漏,完全符合组织程序。”
林宇和郑启航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肯定。
“那……王政呢?”
林宇接着问道。
骆山河靠回到椅背上,神态放松了下来。
“至于王政同志……”
“抓捕王政的行动,是我们督导组直接做出的决定。”
“行动当天,是我亲自给祁同伟同志打的电话。”
“我要求他,以最快的速度,配合我们督导组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从他接到电话,到带队赶到现场,再到抓捕行动结束,我们督导组的同志全程在场。”
骆山河补充道。
“所以,祁同伟同志和王政唯一的交集,就是在抓捕现场那短短的几分钟。”
“而且,是在我们所有人的注视之下。”
“如果说这算‘个人因素’,那也只能算是他作为公安厅长,在执行我们督导组下达的命令。”
这番解释,不仅厘清了祁同伟的责任。
更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的执行者。
林宇缓缓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
“我明白了,骆组长。”
“看来绿藤的案子,在您的带领下,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