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呢?”
他环视一圈,声调陡然提高。
“我听说,光明区的一个信访办窗口,老百姓反映窗口太高。”
“群众来办事,得踮着脚探着身子说话,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得可怕。
高育良像是没看到众人的变化,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就这么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改一下窗口的高度,很难吗?”
“不难吧。”
“可我听到的情况是,这份要求整改的报告,从区里报到市里,来来回回,走了半年。”
“上面盖了十几个红戳子,窗口还是那个窗口,一点没变。”
他的话音不高,却字字诛心。
这已经不是在批评一个区的工作作风了,这是在打整个官僚系统的脸。
祁同伟坐在
他太了解自己的老师了。
这一手敲山震虎,用得炉火纯青。
先用一件谁也无法反驳的小事,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果然,高育良的话锋一转。
“不过,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
众人的好奇心都被吊了起来。
“光明区的区长,叫孙连城是吧?”
高育良的目光,状似无意地落在了李达康的脸上。
李达康喉结滚动了一下,没有说话。
孙连城这个名字,他当然知道。
一个对工作毫无热情,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的“太平官”。
高育良提他做什么?
“这个孙连城同志,我看就很有办法嘛。”
“报告批不下来,窗口改不了,他怎么办的?”
高育良露出玩味的笑容。
“他自己去市场,买了十几把小塑料凳,放在窗口
“谁来办事,就坐着小凳子,高度正好,舒舒服服。”
“问题解决了。”
“哈哈哈……”
高育良自己先笑了起来。
会议室里,却没人敢跟着笑。
所有人都知道孙连城是什么样的干部。
用买小凳子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算什么?这简直是懒政的典型。
可现在,从新任省长嘴里说出来,却成了“有办法”“灵活”的正面案例。
高育良笑声一收,脸色重新变得严肃。
“同志们,我在笑什么?”
“我笑的是,我们有些干部,办正事的能力没有,投机取巧的歪点子倒是一堆。”
“但反过来说,我又要表扬他。”
“为什么?”
“因为他至少解决了问题,他至少没让老百姓再踮着脚、受着累跟我们说话!”
“他这十几把小凳子,比那些盖了十几个红戳却落不了地的文件,要有用得多!”
“我们这些当官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高育良猛地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整个会议室的人,都下意识地一颤。
“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服务员!”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老百姓,是天底下最好的老百姓。你给他一份好,他记你一辈子。”
“他们把权力交给我们,是信任我们,是指望我们能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