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我们再斟酌斟酌(1 / 2)

沙瑞金桌上的那根手指,停住了。

整个会议室的空气,仿佛也跟着凝固了。

高育良的话音落尽,余响似乎还在梁柱间盘旋,情真意切,无懈可击。

一个老师,对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公开表达了“爱之深,责之切”的立场。

这姿态,做得太漂亮了。

漂亮到让沙瑞金都找不到可以继续发难的缝隙。

他本想借着祁同伟这件事,敲打一下高育良这位汉东政坛的“不倒翁”。

给这位前省委书记的秘书长立个规矩。

没想到,高育良根本没接招。

他甚至主动递过来一把更锋利的刀,亲手在自己学生的晋升之路上,划下了一道深深的沟壑。

沙瑞金的目光从高育良那张沉稳的脸上移开,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忽然又笑了。

这次的笑,不同于刚才的自嘲,里面带着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锐利。

“育良同志说得很好嘛。”

“对自己的学生,不护短,不遮丑,很难得。”

他先是轻轻地捧了一下。

“祁同伟同志的方式方法,确实有待商榷。”

“但是。”

沙瑞金话锋陡然一转,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他为什么要去跟陈老辩论?为什么要去碰这个钉子?”

“因为他看到了问题!”

沙瑞金的指尖,又开始在桌面上轻轻点动。

这一次,节奏快了许多,一下,一下,敲击着所有人的神经。

“大风厂的股权纠纷,问题出在哪?根子就在当年的改制。”

“为什么这么多年,没人去碰,没人去提?”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

“我看呐,不是看不到,是不想看。”

“是怕得罪人,是怕惹麻烦!”

“一个省公安厅长,不惜拉下脸去跟一个老同志‘胡闹’,他图什么?”

“我看,他至少有一点比我们在座的很多人要强。”

“那就是他有解决问题的担当,而不是把问题捂着、盖着,等着它烂掉、臭掉!”

这番话,说得极重。

会议室里,好几位常委的脸色都微微变了,下意识地避开了沙瑞金的目光。

这已经不是在谈祁同伟了。

这是在批评整个汉东省的干部作风。

“育良同志刚才提到了政治上不够成熟,不够稳重。”

沙瑞金的目光,再次回到了高育良身上。

“什么叫成熟?什么叫稳重?”

“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好稀泥我来和,这叫成熟稳重吗?”

“我看,那叫官僚主义,那叫不作为!”

“我们国家现在要的是什么?”

“是法治!”

“不是人治!”

“陈岩石同志是老革命,我们当然要尊重。”

“但尊重不等于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都是法律。”

“如果我们的干部,都习惯于看某个人的脸色,而不是依照法律法规去办事。”

“那我们建立的法治社会,不就成了一句空话吗?”

沙瑞金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掷地有声。

高育良面色不变,心里却是一凛。

这位新书记,手腕果然厉害。

自己退了一步,他却借此机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直接把调子拔高到了“法治”和“干部作风”的层面上。

“瑞金书记说得太好了!”

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打破了沉寂。

是李达康。

他抬起一直低着的头,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激动的神采。

“您刚才这番话,简直是振聋发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汉东省在社会治理上的根本问题!”

“法治,而不是人治!”

“这才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总纲领啊!”

李达康的声音洪亮,态度诚恳,仿佛是一个终于听到真理的学生。

会议室里几位老常委交换了一下眼色,神情都有些微妙。

大家对李达康这套,早就见怪不怪了。

这位书记,政治嗅觉一向灵敏得像猎犬。

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领会到新领导的意图,并且毫不犹豫地靠上去。

沙瑞金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没理会他的吹捧。

他收回目光,手指停止了敲击。

“好了。”

“关于这次的干部提拔名单,我看,就先放一放吧。”

“同志们的意见,组织部要认真研究。”

“关键还是要看品行,看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