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身子,则是放在了老四宋福丫的碗里........她的年纪最小,最需要补充营养。
除此之外,饭桌的最中间,则是摆了一盘白菜炒木耳,一盘咸萝卜条。
白菜,和萝卜,都是园子里的秋菜,属于过冬的主力,在冬日饭桌露面的次数,仅次于酸菜和土豆子........
这年头,菜篮子工程还没启动,大棚菜也没普及,北方,特别是东北,冬季常见的蔬菜,也就这几样。
别看菜色简单,但加了煮鸡蛋,就算改善伙食了。
此时,王秀莲,宋福丫,还有宋福刚,已经围在了桌上,等着饭点失踪的那两位........
“娘,对不起,今天又空手而归了。”
说话的是宋福刚,十六七岁的年纪,身上穿着家里唯一的那件军大衣,身上还打了两个补丁。
他的个子不矮,足有一米七五,脸颊消瘦,但肩膀很宽。
说话的时候,双手局促的放在腿上,看着有些憨厚。
“没事,.......家里的存粮也够,叫你去打猎,想的是弄点油水,有最好,没有也没事。”
“人安全,最重要,宁可空手而归,也不能进老林子。”
“况且,村里的猎户和年轻人,进山的也不少,有几个能带回肉的.........福刚,你不比别人差。”
看着憨厚的大儿子,王秀莲心中一叹。
这孩子哪都好,就是太憨厚了.........别人说啥,他就信啥,脑子一点不转弯。
将来娶媳妇,最好找个精明点、能帮着拿主意的,不然这实心眼的性子,在外头容易吃亏。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姑娘,能相中福刚。
“希望,给赵婶子的二十块钱,不白花。”
早在半个月前,王秀莲就将省吃俭用的二十块钱,交给了附近最有名的媒婆,就是希望对方,帮着使大劲。
正常情况下,这就是一只小鸡,或者几斤猪肉的事,哪用这么大的礼。
但,没办法,谁叫老大宋傻子的名号,已经传开了呢........
等过了年,宋福刚就十七岁了。
在农村,谁家的小伙子,到了十七八岁,都该准备婚事了。
否则,万一剩下了,等蹉跎到20郎当岁,就成老小伙子了........
只能相,别人挑剩下的,20多岁的老姑娘了。
“老大,福丫,你们先吃吧。”
“这两个兔崽子,也不知道干啥去了,咱不等了。”
看着已经咽了口水的老四宋福丫,王秀莲直接招呼道。
“娘,福丫不饿,咱等二姐和三锅。”
“今天,有鸡蛋吃呢..........”
宋福丫咽了咽口水,克制住伸手去抓烤家雀的冲动,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上次吃肉,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了。
那次是村里杀猪分肉,老娘咬牙用五斤黄豆换了二两猪肉,炖了满满一锅酸菜汤。
兄妹四人,围着大盆抢着喝汤,连最后一点油星子都蘸着玉米饼子刮干净了。
“娘,要不我去找找吧。”
宋福刚,看了眼外面的天色,有些担心。
“没事,你丢了,他俩都不带丢的,特别是老三,鬼精鬼精的。”
王秀莲的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了宋福根和宋福兰的声音。
“二姐,你听我解释,我当时真的听错了。“
“不可能,你说的明明是黄猎户,不是张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