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提前布置好了婚房,里里外外全都贴了用红纸写好的“喜”字。
许涛的家里,到处充斥着喜气洋洋的氛围,好一个“张灯结彩”。
“小墨,轿子也联系好了是吗?”
是夜,许墨还在许涛家里帮忙张罗,这一天,许墨前前后后的跑,可没少做事情。
许墨道:“嗯,联系好了。他们那边属于一条龙,抬轿的,外加敲锣打鼓的,一天一张大团结的价钱。”
许涛没在意,点头道:“一辈子就这么一回,一张大团结就一张大团结吧。”
“对了小墨,你今天不是让清月去问若妍压轿孩儿的事情吗?咋说的?”
许墨道:“这事儿本来我也不太懂,想着我家有两个小丫头,到时候让清灵和清雾任意一个人压轿,将若妍接过来就行了。可一问才知道,出嫁的压轿孩儿,必须得是男孩。”
“火旺叔早就想着这事儿了,找了火明伯他儿子的大孙子,叫李开放。”
“若妍嫂子嫁过来……”许墨只感觉这嫂子二字多少有点烫嘴,但又不得不说,“火旺叔家算是娘家,找了火明伯的孙子,按理说,也恰恰合适。只是,他小了点,如今才三岁,还是个鼻涕孩子呢。”
“年岁太小,会有问题吗?”许涛又问道。
许墨道:“我见过他了,很听话,到时候跟着若妍坐轿过来,火明伯的儿子李军跟着呢,带他入席吃饭就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些事情都办完了,就剩下明日迎娶新娘子,许涛连连对许墨道谢。
许墨嗔怪道:“堂哥,也不看咱是啥关系,你办终身大事,我帮帮忙,你还要说谢谢,见外了啊。当初我结婚的时候,你也没少帮我忙呢!”
许涛讪讪一笑:“好好,我的错,不说了,那不说了。”
一夜无话,次日,许涛和许墨都起了大早,许涛是跟着轿子迎新娘,许墨则是张罗着接轿子,跟抬轿的,敲锣打鼓的人沟通,如何迎亲等等。
白沙镇这边有一个规矩,迎娶新娘子的路上,遇到桥,遇到坎儿,遇到大的坑坑洼洼,都得撒钱铺路,求一个美好的愿望,期望日后新郎新娘的生活一片坦途。
许墨早就将一张五块大票换成了一分的硬币,嘱咐敲锣的带好,遇到该撒钱的地方,就抓一把撒下。
这些钱,若是别人捡到了,谁捡了就是谁的,也算是给村里的小孩“发福利”了。
当初许墨办婚礼办的着急,类似的事情,压根就没有张罗,许涛这次办的,还是比他的婚礼隆重的。
一群小孩子知道许涛娶媳妇可能要撒钱,早就在桥边等着,等轿子来了,撒了钱,就捡钱,继续跟着轿子,到了该撒钱的时候,继续捡。
这一日,本来就小的李家村,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大红花轿,敲锣打鼓,许涛一路骑着毛驴走在前面,紧张又高兴,羞的脸都红了,终于接上了柳若妍,返回路上,他才适应过来,脸也不红了,心也放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