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墨一抬头,又在街边看到了卖生煎包的。
岭南白沙镇这边的生煎包和内地有很大不同,包子一般是用粘甜面做出来的,吃起来又粘又甜,里面包着的馅儿,也就别有一番风味了。
许墨忘不了他以前最爱吃的生煎叉烧包,叉烧肉是香甜的,面皮也是甜的,那种内外皆甜,甜中带香的感觉,让他很是上头。
“不知道清月和小丫头们都吃过叉烧包没,买一些回去。”
摊位商贩早已发现许墨注视而来的目光,热情地招呼道:“靓仔,买生煎包吗,要什么馅儿的?”
“大婶儿,叉烧包有吗?”
“有啊!不过,牛肉叉烧包卖完了,只有猪肉叉烧包了!”
牛肉叉烧包,是许墨的最爱,只可惜,今天吃不到了。
不过,有猪肉叉烧包,那也很不错。
大婶儿打开装生煎包的屉笼,让许墨看了看。
叉烧包都不大,跟小孩子的拳头一般大,和白发糕相比,有一半那么大。
“靓仔,你要吗?要多少?”
这种大小的叉烧包,一口就能吃掉一个,着实有点小了,但跟他记忆当中的经典叉烧包,倒是一样的:“大婶儿,您这叉烧包是咋卖的?”
“哦,这叉烧包一毛钱一个。”
“一毛一个,那就给我来十六个吧。”
许墨就按家里人口计算,每个人两个。
大婶儿随手拿起一张大牛皮纸,包了十六个,递给许墨,嘱咐道:“靓仔,包子软和,拿回去的时候,小心点哦。一压就成烂泥了。”
许墨找了一块六毛钱,递给大婶儿,笑着回应道:“知道了大婶儿,放心吧。”
看着许墨离开的背影,大婶儿搓搓牙花子:“这靓仔,买的还挺不少。一般人家都是买五毛钱的。”
但大婶儿的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卖的越多,她赚钱就越多,有啥不乐意的?
畅快地骑着洋马车子,走在白沙镇的乡间小道上,嗅着海风咸咸的气息,许墨的心情无比悠扬:“买药花了七块,发糕四块八,糖葫芦两块,生煎叉烧包一块六,总共用了十五块四。”
许墨手里的零钱,还剩下二十九块六:“当家才知道柴米贵啊!”
但许墨很快也就释然了,这点东西,又不是买不起,能让爸妈和丫头们以及自己吃的开心,那才是最重要的。
钱就是工具,赚钱就是用来花的!
“嘿嘿,钱是龟孙儿,花完再拼!”
吹着小风儿,许墨心里越发愉悦了。
愉悦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感觉才过去几分钟,许墨就骑车来到了家门口。
这回他没有先到李清月家,而是直接来到了自己家:“爸妈,我回来了,给爸拿了三天的中药。”
许墨将大兜小兜的东西,呼呼啦啦地都先提到了堂屋,放在桌子上。
许立国在床上躺的久了,很无聊,就挪出来堂屋,此时正半躺在躺椅上。见许墨回来,挣扎着想要坐起来,但接下来就是一阵龇牙咧嘴。
“爸,您躺着吧,腰疼就别动了。我把药买回来了,回头让我妈熬给你喝好了。”
楚秀兰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听到动静,连忙跑来堂屋:“药买回来啦!”
“哎呦,小墨,你咋还买了这么多东西呢!”
“哦,妈,我到镇上走一趟,想着买点包子、发糕啥的,还有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