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一边仔细端详着那门美制2A1型105毫米榴弹炮,一边忍不住赞叹:“营长,你这位国朋友可真不简单啊,连这种大口径的重炮都能弄到手!”
“要是跟咱们以前用过的‘意大利炮’比起来,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了!”
虽然还没实操过,但只凭外观和结构,杨志华就能看出这门炮绝非等闲之物。
不得不说,这家伙确实有眼光,有悟性。
难怪是四星级人才!
国朋友?
其实压根儿就不存在这么个人。
如果硬要说有,那真正的“朋友”其实是苏墨背后的系统罢了。
一旁的陈怡抿嘴一笑:“营长,我都有点怀疑,你那位国朋友是不是专门倒腾军火的,哈哈!”
杨志华接过话头说道:“陈处长,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谁能搞来这么先进的装备,那就是真本事。”
“我在国内从来没见过这么大口径的榴弹炮,当年在讲武堂学习的时候,别说实物了,连照片都没见过一张!”
抚摸着冰凉的炮管,杨志华眼中满是珍视,仿佛面对的是稀世珍宝。
苏墨看着他这副模样,笑着摆了摆手:“行了志华,别光顾着摸了。”
“我给你个任务——带着炮兵兄弟们尽快掌握这些2A1型榴弹炮的操作,关键时候得给我打得出、打得准!”
杨志华立刻挺直腰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把这批先进火炮交到杨志华手上,苏墨心里踏实。
只要他们能熟练运用,将来上了战场,定能让小鬼子措手不及,吃尽苦头。
正说着,萧雅快步走了过来,汇报道:“营长,总部来人了……”
“总部来人?”
苏墨微微一怔,随即问道:“谁来了?有什么事?”
萧雅答道:“这次来了两位女桐智,其中一个你也认识——是上官于飞;另一位是《抗战日报》的战地记者,叫吴效瑾。”
上官于飞?
她终于调来独立营了?
当初李家坡一战结束后,苏墨曾向佬縂提出一个奖励请求:把上官于飞调入独立营。
独立营一直缺一名精通无线电收发与密码破译的技术骨干,而上官于飞正是这方面的人才,评级三星级,在通讯领域堪称顶梁柱。
若她能加入,对整个部队的情报工作将是极大的提升。
如今她亲自前来,说明总部已经批准了调动。
这是个好消息!
至于那位《抗战日报》的记者吴效瑾……
估计是来做采访报道的吧?
“走,回营部看看。”
苏墨当即转身返回驻地。
独立营营部内,上官于飞与吴效瑾已在等候片刻。
这是上官于飞第二次踏上新中村根据地的土地。
距离上次离开不过半个多月,眼前的景象却已大不一样。
人多了,房舍多了,街巷整洁有序,处处透着生机。
村口的防御工事也明显加固升级,岗哨林立,戒备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