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萧雅声音清晰,“此次作战,全营参战共三千二百一十六人。
战斗中共计牺牲一百七十五人,重伤三十一人,轻伤五十六人。
损失迫击炮五门,九二式步兵炮一门,轻机枪六挺,重机枪两挺。
据各连上报统计,共歼敌五千一百二十三人,缴获九二式步兵炮五门,迫击炮四十二门……”
她逐项宣读,包括伤亡名单、杀敌数量、战利品清点等详细情况。
当听到那一百七十五个名字背后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战场上时,苏墨、李云龙、赵刚、楚云飞的脸色全都沉了下来,神情肃穆。
一百七十五——
这不是一组冷冰冰的数字。
那是鲜活的生命,是用血肉之躯铺就的胜利之路。
每一个倒下的战士,都是真正的英雄。
这是一支无可替代的铁血之师。
独*立营此战的伤亡数据令人震撼——重伤者仅31人。
所谓重伤,往往意味着终身瘫痪、行动受限,或即便救回来也落下终身残疾。
31人。
这个数字在如此惨烈的战斗中,低得近乎不可思议。
为何重伤人数如此之少?原因并不复杂。
许多战士在身负重伤、意识尚存之际,不愿拖累部队,更不愿成为战友的负担,于是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
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拉一个鬼子下黄泉。
这是他们的选择,也是他们的尊严。
正因如此,重伤人数才被压到了极低。
他们每一个人,都堪称英雄!
真正的、顶天立地的英雄!
这样的战士,值得所有人肃然起敬。
轻伤56人……大多为皮外伤或非致命伤,经过治疗后基本都能重返战场。
也许身上会留下弹痕或刀疤,但不影响继续战斗。
即便有人因伤无法再上前线,独*立营也会根据其意愿,安排到后勤、通讯或训练岗位,绝不让任何人为部队流血之后,再寒心。
这就是独*立营交出的答卷。
用175条年轻的生命,换来敌军5123人的覆灭。
战损比接近惊人的1:3。
这战绩,堪称逆天。
要知道,他们面对的是曰军精锐第四旅团,强攻的又是工事完备、易守难攻的虎亭据点。
在这种绝境下打出如此战果,实属奇迹。
战争从不温柔,牺牲在所难免。
但这些战士的倒下,不是无谓的消耗,而是用生命换来了胜利的代价。
苏墨听完萧雅的汇报,神情沉重,缓缓点头:“175……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
难怪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场胜利,都是用鲜血铺出来的。”
李云龙也收起平日的豪迈,郑重说道:“没错……他们是独*立营的脊梁,是新一团的骄傲,更是八陆军和整个民族的英雄!”
赵刚低声接话:“战争残酷,无法避免流血,但他们死得其所,重如泰山。”
楚云飞目光凝重,语气真诚:“三比一的交换比……你们每一个倒下的兄弟,都拉走了三个敌人。
这样的战士,我楚云飞由衷敬佩。”
苏墨转头看向陈怡:“陈怡,阵亡和受伤战士的善后工作,现在进展如何?”
陈怡挺身答道:“营长,所有牺牲的同志已全部录入英雄名册。
家属在根据地的,抚恤金已发放,安抚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在外地区的,我们正在联络,确保每一户家庭都不被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