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田大队急行军逼近北南村外围时,早已潜伏多时的骑兵连猛然出击。
“骑兵连,冲锋!”
孙德胜一声令下,骑兵如潮水般从侧翼杀出,直扑曰军队伍。
这是骑兵对步兵的正面冲击。
要知道,中田大队清一色轻步兵,火力配置以三八式步枪为主,仅有少量轻重机枪作为支援。
面对突如其来的高速冲锋,顿时阵脚大乱,仓促举枪还击。
可骑兵速度快、移动灵活,普通步枪想要瞄准都极为困难。
更何况三八式是手动拉栓步枪,射速慢,根本无法形成有效压制火力网。
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突袭,士兵们惊慌失措,队形瞬间被打乱。
在这种混乱状态下,仅靠几支栓动步枪,根本挡不住如猛虎下山般的骑兵突击。
除了战术上的劣势,更深层的是心理层面的崩溃。
当一群全副武装的骑兵呼啸而至,那种由远及近的压迫感足以让人心胆俱裂。
当时的步兵作战早已不再依赖密集方阵,而是以散兵线推进,彼此间隔较远。
此刻曰军正处于急行军状态,队形本就松散,突然面对高速冲来的骑兵,第一反应就是四散躲避。
一旦各自为战,失去相互照应的心理支撑,恐惧便迅速蔓延。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人走在路边,忽然一辆摩托贴脸飞驰而过,心跳骤停,冷汗直冒——战场上的曰军,正是如此。
此刻,曰军面对孙德胜率领的骑兵连,也陷入了类似的恐慌。
这种反应源自人类本能对高速冲锋骑兵的畏惧。
倘若这支骑兵连所要迎战的是装甲坦克集群,或是装备精良、火力密集的机械化部队,那他们几乎毫无胜算。
但这一次不同,对手只是武器简陋、装备普通的轻装步兵,正因如此,骑兵连完全有实力一搏。
轰隆隆——
数百匹战马奔腾而起,铁蹄踏地,大地随之震颤,声浪滚滚而来。
“冲!”
骑兵一边疾驰,一边端起步骑枪,朝着中田大队的日寇猛烈开火。
砰!砰!砰!
突突突!
枪声此起彼伏,划破长空。
突如其来的冲击让中田大队的日兵措手不及,仓促组织抵抗。
砰砰砰!
啪啪啪!
密集的枪响交织成一片,硝烟四起。
不少冲锋中的骑兵战士被击中,从马上坠落,鲜血染红土地。
可这并未遏制住骑兵的攻势,反而激起了更强的战意。
在疾驰中,骑兵不断射击,子弹如雨点般倾泻向敌阵。
砰砰砰!
哒哒哒!
一串串弹流撕裂空气,接连撂倒数名日寇。
双方陷入白热化交锋。
中田大队多数士兵配备的是三八式步枪,需手动拉栓上膛,射速本就缓慢。
再加上骑兵冲锋带来的巨大心理压迫,许多曰军心神大乱,动作迟滞,装弹、瞄准皆变得笨拙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