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这种东西哪配做人?(2 / 2)

“团长你放心,哪怕来一个联队,甚至一个旅团的鬼子,想啃下这块骨头,也得掉几颗牙!”

赵刚仔细打量着整个防线,点头道:“确实固若金汤。”

最感到震撼的还得是楚云飞。

他半个月前来时,村口不过几道简陋的战壕罢了。

如今却已是壁垒森严,变化之大令人咋舌。

他忍不住感叹:“这才短短半月不见,苏兄的根据地竟已焕然一新,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我佩服!”

光看这村口的阵势,就知道这里不再是任人欺凌的软柿子了。

……

新中村村口的防御体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坚不可摧。

碉堡林立,炮楼耸立,战壕交错,掩体遍布。

而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布置。

真要有人敢打进来,还有地雷阵等着,脚下不知何时就会炸响。

更别说地下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神出鬼没,防不胜防。

这里是苏墨的根本所在,自然容不得半点疏忽。

苏墨看着楚云飞,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楚团长,没办法,我们捌陆军常年被鬼子扫荡,只能把家底掏空也要建起一道铁壁铜墙,才能保住这一方安宁。”

如今的苏墨,早已引起曰军注意。

这意味着,他已经成了敌人眼中的威胁。

而随着这份威胁日益增长,敌人的反扑只会更加猛烈。

李云龙闻言一怔,转头问楚云飞:“楚兄,你之前来过这儿?”

楚云飞点头:“半个月前到访过一次,那时可远没有这般气象,如今变化之巨,简直判若两地!”

众人在村外感慨一番后,这才走进村子。

刚一进村,楚云飞、赵刚和李云龙立刻察觉到不同——人多!

乱世之中,村庄大多荒凉冷清,尤其是常遭扫荡的地方,百姓往往举家外逃,偏远村落更是十室九空。

严重的扫荡过后,往往是屋毁人亡,十不存一。

寻常难民都会往大后方跑,像陕北那样的地方才算安全。

可眼下这新中村,却是人声鼎沸,炊烟袅袅,街巷间不断有村民走动。

“营长好!”

“苏营长好!”

“长官辛苦了!”

“首掌好!”

一路上,不断有百姓主动向苏墨等人打招呼,满脸笑意,态度热络。

苏墨也一一含笑回应。

反观李云龙所在的新一团驻地,村子里几乎见不到几个老百姓,多数人家早已逃离。

如今在这儿看到如此兴旺的景象,李云龙不禁脱口而出:“苏墨,你这地盘上的人气可真旺啊!”

苏墨微微颔首,说道:“没错,周边几个村子的乡亲们陆陆续续都搬过来了。”

“不只是本地人,还有不少逃难过来的老百姓,所以咱们这里人越来越多了。”

赵刚留意到村民们对苏墨那份发自内心的亲近,不禁感慨道:“苏墨,你跟这些百姓之间的关系处得真不错啊。”

苏墨坦然回应:“政委,我虽然没念过多少书,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还是明白的。”

“咱们捌陆军最根本的力量,就来自老百姓的支持,所以人心这一步,一步都不能落下。”

听罢这番话,赵刚满意地点了点头,心里很是赞赏。

楚云飞没开口,可他也察觉到了——新中村比上次来时热闹了许多,人气旺了不少。

也许,这就是这支队伍能够扎根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