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清水二十三?(2 / 2)

枪声骤然划破寂静,

“砰——砰——啪!”

几声脆响,围住徐二航的那伙鬼子兵接连栽倒,像是被无形的镰刀割倒的稻草。

察觉到背后有动静,剩下的曰军慌忙调转枪口,三八大盖纷纷朝枪声来处射击。

只见一名身着捌陆军灰布军装的战士骑马冲出树影,枪口喷火,毫不停歇地扫射。

一枪一个,弹无虚发。

另一人紧随其后,枪法同样凌厉,每一发都精准命中要害。

短短片刻,十几个鬼子已横七竖八倒在血泊中,甚至没来得及好好还击。

来者正是苏墨与魏大勇。

苏墨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徐二航跟前,蹲下身子,见她腿上血迹斑斑,眉头微皱:“伤得重不重?能撑住吗?”

徐二航本已陷入绝境,以为今日难逃一死。

可就在生死一线之际,苏墨如天降神兵般出现,将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此刻望着眼前这个沉稳坚毅的男人,她心头竟涌起一种久违的安心。

若不是他及时赶到,后果她不敢想。

她眼眶泛红,一把抓住苏墨的手,声音颤抖:“我……我没事,长官!可求您救救我姐和我弟!他们还在林子里,被鬼子的神枪手围住了!”

“你姐?你弟?”

苏墨心中一动。

若他没记错,徐一航善使鸣镝箭,那是汉代匈奴单于所传的古技,箭出如风,带啸声穿林。

她性子刚烈,遇事不退,一心要为家人讨回公道。

而她弟弟徐锦川,练的是透甲箭,技法源自岳飞军中,力透重甲,箭劲惊人,人也如箭般直来直去,硬气十足。

这三姐弟虽用的是冷兵器,但在他们手中,弓箭早已不是旧时模样,而是杀敌于百步之外的利器。

苏墨一边取出急救包为她包扎伤口,一边沉声问:“别急,慢慢说,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姐和你弟现在在哪儿?”

……

在这个热武器称霸战场的年代,弓箭本该被淘汰。

可若是技艺登峰造极,哪怕一根竹箭也能取人性命。

苏墨看着眼前的徐二航,心下明白:她并非战力不足,而是心里有坎。

她箭术不弱,却始终不敢对人出手。

否则刚才那些鬼子,哪能近得了她的身?

可她终究是个被往事压住脚步的女孩。

见苏墨动作从容,徐二航急得几乎落泪:“求您了……我姐和我弟现在正被清水二十三盯住!他是鬼子有名的神枪手,专打远程,我姐他们撑不了多久了!”

“清水二十三?”

苏墨眼神一凛。

此人确是曰军中赫赫有名的狙击好手,九七式狙击步枪在他手里,百米内几乎从不失手。

“他们在哪儿?”

“前面山岗的密林里……我姐让我先走,去找援兵。

我本想绕路报信,结果遇上这队鬼子……长官,求您一定要去救他们!”

事实正如她所说。

徐一航和徐锦川明知妹妹箭术精湛,却因她无法对活人下手,留她在身边反成累赘,才逼她撤离。

她离开不是为了逃命,而是要去搬救兵。

可偏偏半路遭袭,险些丧命。

若非苏墨与魏大勇恰好经过,她恐怕早已命丧荒野。

苏墨听完,不再多言,转身对魏大勇道:“和尚,这姑娘交给你,我去林子那边看看。”

话音未落,已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那片山林距此不过四五里路,快马加鞭,不到半小时便到。

刚入林缘,耳畔便传来熟悉的枪响——

“砰!砰!砰!”

那是九七式狙击枪特有的低沉爆鸣。

苏墨眼神一沉,勒住缰绳,低声自语:“果然……他来了。”

九七式狙击步枪是曰军于1937年研制并投入生产的一款手动栓动狙击枪。

整支枪全长1280毫米,枪管长度为797毫米,空枪重量约3.95公斤。

子弹出膛速度达到每秒765米,精准射击距离最远可至600米,而最大有效杀伤范围甚至超过3000米,威力极为惊人。

该枪采用内置弹仓供弹,一次最多可装填五发子弹,并配备了性能出色的四倍光学瞄准镜。

在曰军的制式武器中,这已属顶尖水平的狙击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