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意大利炮?(1 / 2)

此时杨志华正带着炮兵做理论讲解和实操演练。

训练场上摆着迫击炮、掷弹筒,还有九二式步兵炮,一眼望去,装备齐全,阵势不小。

楚云飞一看就心动不已。

按他的估算,就这火力配置,怕是顶得上捌陆军一个主力团,甚至半个旅了!

以后谁再说捌陆装备寒酸,他第一个不信。

瞧瞧这美式器材、日制火炮、轻重搭配……哪一样不是硬家伙?

别说普通部队,就连中央军的精锐也不见得有这么阔气。

自己那个358团,比起来都差点意思。

他忍不住感慨:“苏营长,你这个营的炮可真不少啊,真是让我开了眼。”

苏墨摆摆手:“都是从鬼子手里抢来的,运气好罢了。

要是哪天炮弹打光了,这些铁疙瘩也只能当柴烧。”

“不像你们,有后方补给,打起来才痛快,不用愁弹药接不上。”

楚云飞笑了笑:“我们那炮营也就几门山炮撑场面,论火力,跟你们也差不了多少。”

话音刚落,几名战士推着一门大炮进了场地。

一名士兵跑到杨志华面前报告:“连长,意大利炮拉来了。”

那门炮一出现,楚云飞的目光立刻被吸了过去。

好家伙!

独立营居然还藏着这么一件宝贝?

意大利炮?

这可是稀罕物!

虽说这炮是早些年的东西,但在眼下缺枪少炮的队伍里,妥妥算是重家伙了。

论威力和射程,比九二式步兵炮还要强上一分。

75毫米口径,有效射程八千五百米,高低角从负十一到正十八,左右可旋转六度,初速高达五百二十九米每秒,性能相当过硬。

楚云飞盯着那门炮,忍不住开口:“苏营长,没想到你还藏着这一手啊,连意大利炮都有?”

苏墨挠了挠头:“刚缴获没多久,还没正式列装,正准备开始训练呢。”

这门炮已经划归杨志华的炮连,等于给队伍又添了一把利刃。

杨志华脸上难掩喜色,这下炮连的打击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楚云飞看着炮兵们操练动作、黑板上的射击图表和战术示意图,不由得赞叹:“苏营长,你们这位炮连连长,应该是正规军校出身吧?”

苏墨嘿嘿一笑:“楚团长好眼力!”

“杨志华,过来一下!”

“到!”

杨志华一路小跑来到苏墨跟前,立正敬礼:“营长,您找我?”

苏墨指了指身旁的楚云飞:“你跟楚团长说说你自己。”

杨志华转过身,看向楚云飞:“报告楚团长,我叫杨志华,保定讲武堂炮兵科第三期毕业,参加过北垡作战。”

楚云飞微微颔首:“原来是正经军校出身,不错。”

苏墨笑着摆摆手:“也就念了几天书,没正经打过几场硬仗。”

“回去接着操练吧。”

“是!”杨志华敬了个礼,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楚云飞和苏墨便到了骑兵连的训练场。

骑兵们正在操场上策马奔腾。

这年头打仗,骑兵依旧占着分量——机动灵活,能突袭、能穿插,来去如风。

楚云飞早就想拉起一支骑兵队伍,可一直没机会。

最头疼的就是战马难寻——不是随便一匹马都能上战场的。

望着眼前成排的战马和精悍的骑手,楚云飞忍不住叹了口气:“苏营长,真没想到你这独立营竟然还养着骑兵连!”

“我琢磨着组建骑兵都好几年了,愣是凑不齐人马,真是眼热啊!”

他这话里带着几分羡慕。

苏墨呵呵一笑:“楚团长该不会是看不上这种小打小闹的骑兵吧?哈哈!”

楚云飞的目光落在孙德胜身上,问道:“这位骑兵连连长,看着像是老行伍出身?”

苏墨点头:“没错,他叫孙德胜,早年在石友三部干过骑兵,中原大战那会儿也上过阵。”

楚云飞轻叹一声:“苏营长,你这真是把人才都拢到自己麾下了。”

一个营,竟藏龙卧虎。

苏墨笑答:“楚团长总不能专挑懒汉收编吧?哈哈哈!”

楚云飞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孙铭:“孙铭上尉,苏营长这是在考咱们358团呢。”

孙铭一怔,随即笑道:“那我就献个丑!”

这一幕让苏墨心头一动,猛然想起什么——当初李云龙和楚云飞见面时,不也是这么比试了一番?魏大勇和孙铭动手较技,如今这架势,倒有几分相似。

只见孙铭走到训练场边挂着的两个沙袋前,双拳猛力一插,沙袋应声破裂,黄沙哗啦啦倾泻而下。

苏墨鼓掌喝彩:“好功夫!楚团长手下果然不凡。

和尚,你也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