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赵刚赵政委!(2 / 2)

如今约莫有五十名战士专职负责兵工厂的守卫任务。

兵工厂左右两侧的高地上,各布置了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和一挺歪把子轻机枪,伪装隐蔽,随时待命。

这些火力点主要是为了防备空中威胁。

毕竟眼下独立营还没有像样的防空武器,只能靠机枪勉强应付。

一番细致巡查后,苏墨走进了厂房内部。

轰隆作响的机器声不绝于耳——

生产线已经启动试运行。

但由于设备刚完成组装调试,加上工人还在培训阶段,正式投产尚未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厂里的不少工人是从难民中招募来的。

此前苏墨收留了一批流离失所的百姓,其中多数是年轻学生、识文断字,稍加培训便能胜任技术岗位。

看着眼前运转的机械,苏墨嘴角微扬:“不错,咱们自己的兵工厂,眼看着就要动起来了。”

一旁的刘大壮也感慨道:“是啊营长,真没想到咱也有今天!终于建成了自己的兵工厂!”

但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可眼下有个难题——原料跟不上。

没有足够的材料,别说扩产了,连维持基本生产都难。”

系统只提供了设备支持,并未解决原材料来源问题。

再能干的人,手里没料也造不出东西来。

要批量制造武器,最紧要的是两大资源:铁料与火药。

铁得从铁矿里提炼,而火药则依赖硝石和硫磺。

传统的黑火药,就是将硝石、硫磺、木炭分别碾碎成粉,再按比例混合搅拌而成。

晋省地下矿藏丰富,煤、铁、铜都不缺。

可苏墨面临的现实是:缺乏专业的勘探队伍和技术手段,就算脚下埋着矿脉也无从知晓。

他沉思片刻,点头说道:“这事儿我记下了,交给我来想办法。”

接着正色叮嘱:“大壮,你要盯紧厂区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这里是我们的底牌,决不能出半点差池。”

刘大壮立正敬礼:“请营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

在厂区又提了几条安防改进意见后,苏墨才离开。

返回新中村时,天色已近黄昏。

刚踏进团部院子,萧雅便迎上来:“营长,有件急事向您汇报。”

“说。”

“关于土匪的事。”

民..国年间,匪患猖獗由来已久。

清廷覆灭之后,军阀割据混战不断,百姓生灵涂炭。

许多人为了活命,不得不上山落草为寇。

而各地军头各自为政,不愿耗费兵力清剿,唯恐削弱自身实力。

加之土匪多盘踞深山密林,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围剿代价太大,于是大多选择视而不见。

如今日.本鬼子入侵,战火蔓延,更多百姓家破人亡,被迫走上歧途。

这些山匪之中,有的残害乡里、烧杀抢掠;也有的心怀家国,打着抗曰旗号行侠仗义。

苏墨眉头一皱:“具体什么情况?”

萧雅沉声道:“一对村民夫妇回春村探亲,在途经黑云山时遭遇劫匪。

不仅财物被洗劫一空,妇人还遭凌辱,男人被打成重伤。”

“现在村里百姓群情激愤,恳请我们出兵剿匪,替他们讨个公道。”

“畜生!”苏墨怒不可遏,片刻冷静后追问:“你说的是黑云山?那伙人是不是黑云寨的?”

萧雅郑重点头:“正是黑云寨。”

黑云寨……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山寨坐落于险峻的黑云山上,头目叫谢宝庆。

此人出身贫苦,自幼受尽欺压,性格扭曲暴戾,投靠绿林后屡次滥杀无辜,早已沦为祸害一方的恶匪。

落草为寇后,谢宝庆靠着一手过硬的功夫和豪爽仗义的性子,坐上了黑云寨头把交椅。

他立下规矩:谁都能抢,唯独不许动穷人。

这条规矩一出,寨子里的弟兄们也乐得顺水推舟——穷人流浪汉本就身无分文,不抢他们既省事又能落个好名声,何乐不为?

二当家是绰号“山猫子”的汉子,满脸胡子拉碴,脾气火爆,一点就着。

若照着那会儿的事儿说,正是他动了手,结果了李云龙身边的警卫员魏大勇,人称魏和尚的那个。

可随着战火蔓延,世道越来越乱,黑云寨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难熬。

原先定下的规矩渐渐被抛在脑后,连穷苦百姓也开始遭殃。

新中村那场惨祸,正是因此而起。

更近些日子,这伙山匪胆子越发大了,竟接连伏击曰军、中央军和晋绥军的运输队。

起初谢宝庆手下人少力薄,不敢轻易招惹正规部队;如今山寨已聚拢两百多号人马,枪支齐整,底气十足,便愈发肆无忌惮起来。

黑云寨盘踞黑云山多年,早年中央军和晋绥军也曾几次派兵围剿。

怎奈黑云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几番进山清剿都铩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