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曾头市箭(1 / 2)

山东,曾头市。

此地并非州府大城,却因曾家府五位公子。

尤其是教师史文恭武艺高强,加之训练有素的庄客乡兵。

俨然成了一处地方豪强盘踞的独立堡垒。

近日,更传出曾头市扬言要“扫荡梁山,生擒晁盖”的狂言。

并夺了梁山几匹北地良马,悬于市集示众,挑衅之意,昭然若揭。

梁山聚义厅内,闻听此讯,众头领无不愤慨。

晁盖面色沉郁,手掌重重按在案几上:

“曾头市区区一庄堡,安敢如此欺我梁山!夺我马匹,辱我声威,若不出兵讨还,岂不让天下英雄耻笑!”

林冲抱拳道:

“哥哥息怒。那曾头市敢如此嚣张,必有所恃。史文恭之名,林冲亦有耳闻,确是一员猛将。需从长计议,不可轻敌冒进。”

吴用沉吟道:

“林教头所言有理。曾头市非比寻常州县,庄墙高厚,防备森严,强攻恐难奏效。或可智取,或需寻其破绽。”

然而,连日来的胜利,尤其是大败呼延灼,让梁山上下弥漫着一股乐观甚至有些骄躁的情绪。

加之晁盖身为山寨之主,威望正隆,受此挑衅,若不出兵,威信何在?

厅内请战之声,终究压过了谨慎之言。

杜迁、宋万等人亦纷纷表态,愿随天王踏平曾头市。

石墩微微皱眉,他总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曾头市虽强,但主动挑衅如日中天的梁山,似乎并非明智之举。

这背后,是否有那只无形黑手在推动?

他看向晁盖,欲再劝谏,但见晁盖心意已决,只得将话咽回,暗自决定随军出征,见机行事。

晁盖最终拍板:

“我意已决!亲率马步军四千,征讨曾头市!林教头、石墩兄弟、阮氏兄弟、杜迁、宋万、白胜等头领随行!吴用军师与其余头领留守山寨!”

“得令!”

城外隐秘据点。

陈稳几乎在梁山决定出兵的同时,便通过“势运初感”察觉到了异常。

一股浓烈得化不开的凶煞之气,混杂着熟悉的阴冷幽能,如同张开的罗网,牢牢笼罩在曾头市方向。

而代表着晁盖的那股原本旺盛、刚直的“势运”光团。

正不由自主地被牵引向那片凶煞之地,其光芒边缘,竟隐隐泛起一丝不祥的灰黑。

“因果片段”被动触发,几幅极其短暂而模糊的画面掠过脑海:

——一支淬着诡异绿芒的冷箭,划破黑暗……

——晁盖手捂面门,踉跄后退……

——混乱的战场,以及一个戴着狰狞鬼怪面具的射手,悄然隐入阴影……

“不好!”

陈稳霍然起身,脸色骤变。

“晁盖有难!铁鸦军要在曾头市对他下手!”

钱贵闻言,也是心头一紧:

“君上,我们是否立刻通知石墩,劝阻天王?”

“来不及了,大军已发。”

陈稳眉头紧锁,快速决断。

“而且,此乃铁鸦军推动的‘剧本’关键节点,他们必是算准了晁盖的性格与梁山如今的态势,难以劝阻。”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力干预,改变结果!”

“你立刻带我们所有能动用的好手,先行潜入曾头市外围,重点排查可能的伏击点,尤其是适合冷箭偷袭的位置!找出那个戴鬼怪面具的射手!务必确保晁盖性命无虞!”

“我随后就到!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阻止事件发生,而是要在铁鸦军以为得手时,偷梁换柱!”

“明白!”

钱贵深知事态严重,立刻领命而去。

陈稳目光锐利。

他深知,按照铁鸦军的剧本,晁盖必死于曾头市冷箭之下。

强行阻止这次袭击,治标不治本,铁鸦军必定还有后续手段。

不如顺势而为,让晁盖“中箭身亡”,实则金蝉脱壳,转入暗处。

如此一来,既能保全晁盖性命,消除铁鸦军对他的重点针对。

又能让“北望”理念的核心力量隐藏得更深,便于未来行动。

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时机把握和伪装手段。

梁山大军,浩浩荡荡开至曾头市外。

晁盖指挥人马,安营扎寨,与曾头市兵马对峙。

初时几场小规模交锋,互有胜负,曾头市凭借地利与史文恭之勇,并未落下风。

是夜,月黑风高。

晁盖心中焦躁,急于破敌,采纳了白胜打探来的“情报”。

决定亲自带领林冲、石墩、阮小二等部分精锐头领及五百士卒,趁夜色偷袭曾头市北寨。

石墩心中不安更甚,劝道:

“天王,夜间偷袭,敌情不明,恐有埋伏。不若明日再战,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