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某州僧人状告道士侵占庙产;
也看到了各地官府或无奈、或偏袒、或放任的处理方式。
“铁鸦军……乐见其成?”
陈稳放下情报,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张诚在一旁分析道:
“根据其一贯行为模式,凡不影响其核心历史节点推进之事,铁鸦军多半不予理会。”
“这些僧道之争,虽然闹得欢,但确实无关‘澶渊之盟’、‘天书封禅’等重大事件。”
“反而,这些纷争消耗地方官府精力,分散朝野注意力,甚至可能引发民间对立,于其维持‘剧本’世界的‘稳定’而言,或许并非坏事。”
钱贵补充道:
“而且,宗教纷争,历来难以厘清,官府处置稍有不慎,便容易引火烧身。”
“铁鸦军恐怕也懒得插手这滩浑水。”
陈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也就是说,这片领域,是铁鸦军监控和干预的……相对盲区,或者说,是他们有意忽略的区域?”
“可以这么理解。”
王茹点头。
“只要不触及他们划定的‘红线’,这类民间自发的混乱,他们似乎持放任态度。”
陈稳站起身,在室内踱了几步。
他的思绪飞快转动。
铁鸦军的力量并非无穷无尽,他们的注意力也必然有所侧重。
如今,他们的重心显然在推动“天书”事件、监控文官体系以及防范技术渗透上。
那么,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宗教领域纷争,是否可以被利用?
“宗教……信仰……人心……”
陈稳停下脚步,目光变得深邃。
“铁鸦军能用‘天书’这种虚妄之物蛊惑人心,我们是否也能利用这些现成的宗教矛盾,来制造一些微小的混乱,进一步分散他们的精力,甚至……在这些纷争的缝隙中,埋下我们自己的钉子?”
张诚抚须沉吟:
“君上此议,颇有见地。”
“宗教势力盘根错节,信众广泛,若能巧妙引导,确实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只是,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谨慎谋划。”
“自然需从长计议。”
陈稳沉声道。
“眼下,先令我们在伪宋的耳目,密切关注各地佛道之争的进展,尤其是那些处置不当、民怨积累之处。”
“同时,收集各主要佛寺道观的背景、主要人物、内部矛盾等信息。”
“或许未来某一天,这些看似无用的信息,能在关键时刻,变成搅动局势的筹码。”
“是!”
王茹肃然应命,立刻着手安排。
陈稳走到窗前,望向西方。
仿佛能看到那片土地上,不仅仅是朝堂的暗流与边疆的烽烟,更有无数市井街巷、山林寺庙之中,因为信仰、利益而滋生的纷扰与动荡。
“铁鸦军,你们维护的‘历史’,当真就如此固若金汤吗?”
他心中默念。
“这些你们不屑一顾的细微裂痕,或许……正是我们可以撬动的起点。”
佛道之争,如同一点星火,落入了陈稳战略思考的干柴之中。
虽未立即点燃烈焰,却已照亮了一条新的、可能通往对手薄弱腹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