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州县之困(2 / 2)

伪宋标榜“与士大夫治天下”,文官体系庞大而臃肿,但办事效率低下。

各级衙门层级繁多,公文往来迁延日久。

一项利民政策,从中央到州县,往往层层打折,甚至扭曲变形。

如之前推广新式农具,若非直接惠及小民,且有利可图,恐怕也难以在基层推开。

郑河漕船改良方案被搁置,便是触及旧有利益格局,而体制缺乏革新动力的明证。

其四,人心浮动。

底层民众困于赋役,对朝廷信任有限。

中下层官员,如李沅、郑河、周淮安等,有抱负者深感束缚与无奈;

无志者则随波逐流,贪图安逸。

上层则因“天书”等事,分歧渐生,务实之风受压。

陈稳看完,将文书轻轻放在案上,久久不语。

静室内的其他几位守护者,也传阅了这份分析,面色各异。

王茹叹道:

“看似花团锦簇,不想内里已是千疮百孔。”

钱贵冷笑:

“铁鸦军维护这等‘历史’,也不知有何意义?尽是些积弊沉疴!”

石墩更关注实际:

“如此说来,伪宋看似庞大,实则根基不稳?若遇大风浪,恐怕……”

赵老蔫挠头:

“俺就奇怪,他们工部明明有点能人,咋就啥也干不成呢?原来是被捆住了手脚。”

张诚看向陈稳,总结道:

“君上,伪宋这‘文治’之下,隐忧极深。”

“财政拮据,则无钱养兵、兴利除害;”

“胥吏腐败,则直接侵害百姓,动摇统治根基;”

“体制僵化,则难以及时应对内外挑战;”

“人心浮动,则缺乏凝聚力。”

“这些结构性问题,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亦非推出几个‘祥瑞’所能掩盖。”

“此正是我等可长期关注,并可伺机利用之处。”

陈稳缓缓抬起头,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那片看似繁盛,实则内部正被虫蚁蛀空的广袤疆域。

“张诚所言不错。”

“铁鸦军能强行推动‘天书’,能监控官员,能限制技术。”

“但他们无法轻易改变这运行了数百年的制度积弊,无法填平这庞大的财政窟窿,更无法瞬间净化这早已腐化的胥吏体系。”

“这些沉疴旧疾,是他们的‘剧本’无法完全掌控的变量,也是我们未来可以撬动的支点。”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转为沉毅。

“继续观察,继续收集信息。”

“尤其注意,这些困境在‘天书’事件持续发酵、朝廷可能加大开支的情况下,会如何演变。”

“我们要像大夫诊脉一样,清晰地把握住伪宋肌体上的每一处病灶。”

“是!”

众人齐声应道。

陈稳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伪宋的疆域。

“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铁鸦军给了他们一个看似完美的‘历史剧本’,却给了他们一个千疮百孔的‘现实’。”

“那我们,就帮他们好好认清这现实。”

州县之困,如同潜伏的暗疾,在伪宋光鲜的“文治”外表下,悄然蔓延。

而隔岸观火的陈稳等人,已经敏锐地嗅到了这其中蕴含的、足以颠覆“剧本”的……腐朽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