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漕渠暗影(1 / 2)

伪宋,汴京,排岸司衙署。

郑河站在上司——那位老主事的值房里,双手垂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面前的书案上,摊放着他呕心沥血绘制的那份改良漕船草图,以及试造样船的初步预算清册。

老主事坐在案后,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

值房内气氛凝重,空气仿佛都停止了流动。

“郑河啊,”

老主事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

“你这份心,是好的。这图,老夫也仔细看过了,确实巧思,若能成,于国于民皆有裨益。”

他话锋一转,叹息道:

“但……此事,恐怕要暂且搁置了。”

郑河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解与急切。

“大人!为何?样船所需银钱并不多,下官核算过,即便从杂项里挤一挤也……”

“不是银钱的问题!”

老主事打断他,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至少,不全是。”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工部衙署那千年不变的灰瓦屋顶。

“你可知道,你这图样和试造船的风声,不知怎地传了出去。这几日,已有好几拨人,或明或暗,向老夫递过话了。”

他转过身,看着郑河,眼神复杂。

“漕运衙门里的几位老郎中,觉得你这是标新立异,挑战旧制;”

“将作监那边,有人抱怨你越俎代庖,插手造船事务,坏了规矩;”

“甚至……连一些靠着旧式漕船吃饭的船坊东主,也托人表达了‘关切’。”

老主事的语气带着深深的无奈。

“他们没说你这法子不好,只言‘漕运事关国脉,不宜轻易更张’,‘新船未经数十年检验,恐有未知风险’,‘骤然改动,牵涉众多,易生事端’……句句冠冕堂皇,却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你这点念想,捆得死死的。”

郑河听着,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并非不通世故的愣头青,自然明白这些话背后的含义。

触动利益,远比触及灵魂更难。

他这改良漕船的设想,哪怕只是试造一条小小的样船,也已然触及了一个庞大而守旧的利益网络。

那些靠着维护旧制、经营旧船、把持相关环节而获利的人,不容许任何可能打破现有格局的变数出现。

哪怕这变数,于国有利。

一股冰冷的绝望,混杂着不甘的怒火,在他胸中翻腾。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发不出声音。

老主事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亦是不忍。

他走回案前,压低声音道:

“郑河,非是老夫不愿助你。只是……势单力薄,难以抗衡。此事若强行推动,只怕不仅船造不成,连你……连老夫这位置,也未必坐得稳。暂且……忍耐吧。”

郑河垂下头,盯着自己官袍下摆那洗得有些发白的纹路,沉默了许久。

最终,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老主事躬身一礼,声音沙哑。

“下官……明白了。谢大人回护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