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五年之后(2 / 2)

刘氏静静地躺在凤榻上,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

她走得十分平静,是在睡梦中离去的,未曾遭受太多痛苦。

陈稳在榻前跪下,握住母亲早已冰凉的手,将额头轻轻抵在上面。

没有嚎啕大哭,只有无声的泪水,沿着他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

这位在乱世中挣扎求生,养育了他和妹妹,见证了他从一介草民到开国帝王的母亲,终于走完了她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她是他在这世间,最初始、也是最温暖的羁绊。

如今,这羁绊,断了。

“母亲……”

他低声唤道,声音哽咽。

“儿臣……送您了。”

国丧的钟声,再次响彻汴梁上空。

但与五年前伪宋那充满压抑与权谋的丧钟不同,这一次的钟声,承载着真正的哀思与举国的悲恸。

太皇太后刘氏,虽不预政事,但其仁厚慈祥的品格,深受宫人爱戴;

其作为开国皇帝之母的身份,也让她在民间享有贤名。

丧仪由礼部操办,极尽哀荣。

太子陈弘以储君身份,主持内外丧礼,举止得体,哀恸之情发自内心,赢得了宗室和朝臣的一致赞许。

陈稳强撑着病体,出席了关键的仪式。

但他并未过多干预,将大部分事宜都交给了太子和礼部官员。

他需要让太子在这样的重大国事中,进一步树立威信。

他也需要时间,独自消化这份永失至亲的痛楚。

葬礼结束后,陈稳仿佛又苍老了几分。

他独处的时间变得更多。

有时是在御书房,对着母亲的牌位静坐;

有时是在宫中那座他与母亲、妹妹曾短暂居住过的、早已废弃不用的旧殿外徘徊。

他在追忆,也在告别。

告别生命中最温暖的一部分,也告别那个曾经无所畏惧、一心向前冲的自己。

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正在加速落幕。

太子的羽翼已丰,朝局大体稳定。

外部,伪宋在赵光义的统治下,内部整合基本完成,虽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小动作不断;

真实契丹在萧太后完全掌权后,国力有所恢复,对陈朝的态度愈发微妙,边境贸易依旧,但摩擦也开始增多;

海路方面,与高丽、倭国的航线已初步稳定,带来了新的商贸机会,也带来了新的外交课题。

而最让他隐忧的,是那种被窥视的感觉。

自五年前赵光义改元后,那种源自铁鸦军主人的冰冷注视,虽未增强,却也从未真正消失。

它就像悬在阴影中的毒蛇,静静地等待着时机。

“差不多了……”

这一日,陈稳望着窗外开始飘落的梧桐叶,轻声自语。

母亲的离世,像一个清晰的信号。

他生命中最挂念的亲人已经安息;

他选择的继承人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他为自己,为这个王朝,所预留的时间,不多了。

有些最终的布局,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有些真相的探索,也必须在他彻底失去能力之前,再做一次尝试。

他转身,走向御案。

案上,放着一份他思索已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枢决策机制的草案。

以及一份密令,要求靖安司加大对幽能晶矿残迹和铁鸦军一切可能动向的探查力度。

黄昏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孤独,而坚定。

五年时光,改变了容颜,转移了权柄,带走了至亲。

却未曾消磨他守护这个王朝的意志。

只是,方式将要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