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复仇之诏(1 / 2)

西境光幕彼端立国、赵匡胤登基的消息,如同腊月里的寒风,迅速席卷了整个汴梁,更以惊人的速度向着大陈各道州县扩散。

市井街巷,茶楼酒肆,无人不在议论这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听说了吗?西边天裂了道口子,里面又冒出来个中原!”

“何止!那里头还有个叫赵匡胤的,当了皇帝,国号宋!”

“赵匡胤?可是当年在澶州……”

“正是此人!如今攀上了那妖邪的铁鸦军,竟弄出这般阵仗!”

“这是要跟咱们大陈打擂台啊!”

百姓议论纷纷,惊疑不定中带着愤慨。

他们好不容易在这乱世中,盼来了一位能带来安稳日子的皇帝,眼见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岂容他人破坏?

这股情绪,同样弥漫在朝堂之上。

接连数日,紫宸殿内的气氛都异常凝重。

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向皇帝的案头,主战、主稳、主张遣使探查虚实者皆有之,争论不休。

然而,未等大陈朝廷商议出万全之策,来自光幕彼端的又一次冲击,已悍然降临。

这一日,急促的马蹄声再次踏破了汴梁清晨的宁静。

来自西境洮州的加急军报,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入了皇城,直抵武德殿。

陈稳正在与张诚、王茹、钱贵等几位核心重臣,商议应对“宋”事的具体方略。

内侍捧着那封粘着特殊黑色标记,代表“敌国重要文书抄录”的急报,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西境八百里加急!洮州都督府呈报,‘宋’国……颁布了……颁布了讨伐诏书!”

殿内瞬间一静。

张诚眉头紧锁,王茹面覆寒霜,钱贵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陈稳神色不变,伸手接过那封以火漆密封的急报,利落地拆开。

他目光沉静地扫过上面的文字。

这并非正式的外交国书,而是大陈潜伏在“宋”境的密探,冒死抄录并送回的、对方公开发布的诏令内容。

诏书的文辞,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慷慨激昂与悲愤。

开篇便痛陈“伪陈”窃据中原,僭越神器,致使天道蒙尘,纲常沦丧。

随即,诏书极力渲染赵匡胤自身所受的“屈辱”——从澶州被囚,到兄长(指赵匡济,历史上并无此人,此为艺术虚构,设定赵匡胤有一兄死于与陈稳势力的冲突)惨死于陈军之手,字里行间充满了刻骨的恨意。

他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忍辱负重、矢志复仇的悲情英雄。

而将陈稳与大陈,描绘成背信弃义、残暴不仁的乱臣贼子。

诏书的核心,在于最后那段昭告天下的宣告:

“……朕,承天命,继正统,立国大宋,建元建隆;

伪陈窃据中原,倒行逆施,人神共愤;

朕与那陈文仲,更有囚禁折辱、杀兄血仇,不共戴天;

今,朕上应天命,下顺民心,在此立誓;

终此一生,必倾大宋之国力,穷尽九州之粮秣;

誓要踏平伪陈,擒杀陈贼文仲;

光复中原故土,重振华夏纲常;

此仇不报,朕枉为人君;

此恨不雪,大宋国祚不容;

凡我大宋臣民,当同心戮力,共赴国难,雪此奇耻,报此血仇!”

诏书的抄录文本被轻轻放在御案之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陈稳抬起眼,看向几位重臣。

“都看看吧。”

张诚率先拿起,快速浏览,脸色愈发沉重。

“陛下,此诏书……歹毒至极!”

“其不仅将我军北伐、平定叛乱正义之举,污蔑为窃据僭越;”

“更将那赵匡胤个人仇怨,拔高至所谓‘国仇’层面,以此煽动其境内民心,凝聚士气!”

“这是……这是要与我朝,行不死不休之局啊!”

王茹接过诏书,秀眉紧蹙。

“他将私人仇怨与国事完全捆绑,如此一来,他赵匡胤与大宋,便再无任何转圜余地;”

“要么‘踏平’我朝,要么其身死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