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更像是……某种力量,在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介入这个世界。
是铁鸦军主人那“终焉”威胁的开始?
还是那冰冷“规则”的又一次修正?
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攫住了他。
绝不能自乱阵脚。
他缓缓抬起手。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臣子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决断。
“此事,确系千古未闻之‘天变’。”
陈稳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殿中,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
“然,天变不足畏。”
“未明其相,便妄言吉凶,或自乱阵脚,方为取祸之道。”
他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臣身上。
“礼部尚书孙卿。”
老臣孙承佑立刻出列躬身。
“老臣在。”
“你素来持重,精通典仪,熟知地理。”
陈稳下令道。
“由你为正使,携钦天监精通星象格物者三人,工部熟悉山川水文之匠作两人,并由殿前司拨调两百精骑护卫,即刻启程,前往西境。”
“朕予你全权,务必亲至光幕之前,勘验其详。”
“测量其范围,记录其形态,试探其特性。”
“尤其要查清,光幕彼端,究竟是何等景象,那身着异甲之人,又是何方势力。”
“一应所见所闻,巨细靡遗,绘图具表,速速报来!”
孙承佑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沉重的责任,肃然叩首。
“老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陈稳又看向枢密使。
“传朕旨意,令陇右、河西诸道节度使,即刻加强边境戒备。”
“所有关隘,提高警惕,严防任何异动。”
“在孙卿查明回报之前,边军不可擅自越境挑衅,但若遇攻击,许其便宜行事,坚决反击!”
“臣遵旨!”枢密使躬身领命。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迅速将因突发异象而可能产生的混乱,纳入了有序应对的轨道。
朝会散去。
百官怀着各种复杂难言的心情,议论纷纷地退出紫宸殿。
陈稳独自坐在空旷的大殿中,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
那冰冷的触感,让他保持着绝对的清醒。
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影。
光与暗,泾渭分明。
就如同他现在面临的局面。
已知的敌人,无论是北汉、契丹,还是铁鸦军残部,都有迹可循,有法可应对。
但这横亘天西的光幕,却超出了他所有的认知范畴。
它像是一个无声的宣告,一个巨大而冰冷的问号,悬挂在他的王朝之上。
它背后隐藏的,是机遇,还是毁灭?
他想起了信息碎片中那个冰冷的词汇——“清理协议”。
难道这光幕,就是“清理”的开始?
一种莫名的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但他眼中的光芒,却并未因此而黯淡,反而愈发锐利。
无论那是什么,他都不会坐以待毙。
他建立的王朝,他守护的子民,绝不会成为任何“协议”下的牺牲品。
他站起身,走到殿门口,负手望向西方。
目光仿佛要穿越千山万水,穿透那层半透明的光幕,看清其后的真相。
“镜像……么?”
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那就让朕看看,那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