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赵匡胤下落(2 / 2)

想到此处,陈稳蓦然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

他提起朱笔,在钱贵的奏报上批阅:

“朕已览。此事非卿之过,铁鸦诡秘,超乎寻常。卿之调查,已尽人事。”

“赵匡胤下落既明大概,便如暗处毒蛇,知其所在,反易防备。”

“着巡察司依现有布置,继续暗中监察,不必打草惊蛇,亦不可放松警惕。”

“另,加强对军中,尤其是原后周系将领之监控,防其旧部与之暗通。”

“卿所部辛苦,赐金百两,帛五十匹,以慰劳绩。”

他并未苛责钱贵。

面对铁鸦军这种超越寻常认知的对手,能在损失部分线索后,依旧追查到这一步,确认了赵匡胤的大致去向和营救者的身份,钱贵和巡察司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有些敌人,注定无法一蹴而就地解决。

批阅完毕,他唤来当值的内侍,将奏报发还枢密院存档,并按批示执行。

处理完这项紧急公务,陈稳却再无心思继续批阅其他奏章。

他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

赵匡胤下落的确认为他提了个醒。

晋州大捷,只是暂时打断了铁鸦军的直接干预,迫使他们的主人蛰伏。

但这条隐藏在历史阴影下的毒蛇,并未被斩断七寸。

他们依然在活动,依然在布局。

救走赵匡胤,就是明证。

而且,他们选择的方向是太行山脉深处。

那里山高林密,地势险峻,历来是盗匪和隐秘势力的藏身之所。

铁鸦军将巢穴设在那里,或是将赵匡胤转移到那里,都意味着他们短期内不会放弃中原,而是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机会。

“终焉……”

陈稳又想起了信息碎片中的另一个词。

这所谓的“终焉”,是否与铁鸦军主人遁走前的疯狂呓语有关?

是否与他们营救赵匡胤的行动存在某种联系?

谜团似乎越来越多,相互缠绕。

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夜风带着凉意涌入,吹动了他额前的发丝。

汴梁的夜景静谧而祥和,与他内心涌动的暗流形成鲜明对比。

他知道,内部的整风和新政的推行必须加快。

工部的新技术研发也需要投入更多资源。

北汉的威胁虽暂时解除,但契丹仍在北方虎视眈眈。

而现在,又多了一个隐藏在暗处、不知何时会与赵匡胤一同爆发的铁鸦军隐患。

“不能有丝毫松懈啊。”

他轻声自语。

体内的势运气旋,似乎感应到了他心绪的凝重,流转的速度微微加快,散发出沉稳而厚重的力量。

成长进度条在不知不觉间,又向前推进了一小截。

那是日常勤政、处理庞杂国事所带来的积累。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不仅仅是个人武力的提升,更是整个王朝综合实力的飞跃。

唯有如此,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夜色渐深。

陈稳关上窗户,回到御案前。

他重新拿起朱笔,目光变得坚定而专注。

无论暗处有多少潜流,他都必须先做好眼前的事,稳固好这个王朝的根基。

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无惧任何魑魅魍魉。

赵匡胤的下落,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鞭策。

它提醒着陈稳,平定天下的道路,远未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