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暗夜刺杀(1 / 2)

废弃仓库区的厮杀与“扰晶”装置的初试锋芒,被牢牢限制在汴梁城东南一隅。

对于大多数逐渐从恐慌中恢复的市民而言,那只是遥远而模糊的喧嚣。

然而,对于潜藏在更深阴影中的铁鸦军而言,这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新朝的反击,已经开始,并且找到了某种可能威胁到他们的方法。

“清理计划”必须加速。

既然大规模的骚乱和正面强攻皇宫难以奏效,那么,斩断支撑这个新生王朝的栋梁,使其内部崩溃,便成了更优的选择。

目标,直指新朝的核心文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诚,以及深受皇帝信赖的谋士王朴。

夜色,再次成为罪恶最好的掩护。

子时过半,万籁俱寂。

连续两日的动荡,让本就疲惫的汴梁城陷入了沉睡,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有规律地回响。

——

张诚的府邸位于城东,相对清净。

府门外,有数名兵丁值守,府内亦有家丁护院巡逻。

书房内,灯火依旧亮着。

张诚揉了揉酸胀的眉心,放下手中的朱笔。

案几上,堆满了来自各州县的文书、漕运修复的进度、钱粮调拨的预案。

河北战事不利,晋州求援,南唐虎视,汴梁初定百废待兴……千头万绪,都压在他这个总辖民政财政的宰辅身上。

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陛下于朝堂之上,以雷霆手段稳定人心;

王茹于街巷之间,以仁政实务安抚百姓;

钱贵于黑暗之中,以铁血手腕清剿余孽;

他张诚,就必须确保这个庞大帝国的躯体,即便在伤痛中,也能维持最基本的运转,为前方的将士,为陛下的宏图,输送给养。

“唉……”

他轻轻叹了口气,正准备起身活动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

忽然!

书房窗纸外,极其轻微地响起了“噗”的一声。

仿佛是夜鸟振翅,又像是枯叶落地。

但在张诚这种历经风雨的人耳中,这声音却带着一丝不寻常。

他动作微微一顿,目光锐利地扫向窗户。

几乎在同一时间!

“咻!”

一道细微的、几乎融入夜色的黑影,穿透了窗纸,带着一丝阴冷的寒意,直射他方才坐着的太师椅背心位置!

那是一支三寸长的乌黑细针,针尖闪烁着幽蓝的光芒!

若非他恰好起身,此刻恐怕已被透心而过!

“有刺客!”

张诚心中警铃大作,但他并未惊慌失措,反而极其迅速地俯身,躲到了坚实的紫檀木书案之下,同时用力扯动了书案下方一根不起眼的细绳。

“铛!铛!铛!”

府邸内院,瞬间响起了急促的警钟声!

这是钱贵早在“血月”之乱后,为几位核心重臣府邸特别安装的示警装置。

“什么人!”

“抓刺客!”

府内的护卫反应极快,杂乱的脚步声和呼喝声立刻从四面八方传来。

书房的门被猛地撞开,两名忠心耿耿的家将持刀冲入,护在书案前。

窗外,响起了短暂而激烈的兵刃交击声和闷哼声。

显然,潜伏在暗处的巡察司暗卫,已经与刺客交上了手。

战斗结束得很快。

不过十几息功夫,外面便恢复了平静。

一名暗卫小头目浑身染血,提着仍在滴血的短刃走入书房,单膝跪地。

“张相受惊了。”

“潜入府中的三名刺客,两人被格杀,一人见事不可为,服毒自尽。”

“皆是铁鸦军手段。”

张诚这才从书案后缓缓站起,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镇定。

他看了一眼太师椅背上那枚深入木材、尾部仍在微微颤动的毒针,背脊泛起一丝凉意。

“辛苦了。”

“可知刺客从何而来?”

暗卫头目沉声道:

“应是趁昨日混乱,提前潜伏在府外邻近民宅之中,今夜寻隙潜入。”

“我等失察,请张相治罪!”

张诚摆了摆手。

“钱大人布局周密,尔等反应迅速,何罪之有?”

“只是……看来这帮魑魅魍魉,是盯上老夫了。”

他语气平静,但目光中已带上了一丝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