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稳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酸涩与敬意。
他撩起衣袍,郑重地跪拜下去。
“末将陈稳,叩见使君。”
赵匡胤也紧随其后,伏地行礼。
“末将赵匡胤,叩见使君。”
柴荣艰难地抬起手,虚扶了一下。
“起来……都起来……”
“近前……说话……”
两人起身,走到榻前,微微躬身。
近距离看着柴荣憔悴的面容,更能感受到那种生命急速流逝的衰败感。
柴荣的目光先在陈稳脸上停留片刻。
那目光复杂,有欣慰,有审视,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托付。
“文仲……”
“洛川三县……在你治下,欣欣向荣……兵精粮足……”
“高平之战……你力挽狂澜……居功至伟……”
“我……很欣慰。”
他的话语断断续续,却字字清晰。
陈稳低头,沉声道:
“全赖使君信任,将士用命,末将不敢居功。”
柴荣微微摇头。
“你的能力……我心知肚明。”
“如今……我这身子……是不中用了。”
“这澶州的未来……河北的安宁……”
他剧烈地喘息了几下,才继续说道。
“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来支撑。”
他的目光转向赵匡胤。
“元朗……”
“你骁勇善战……素有大志……”
“亦是……国之栋梁。”
赵匡胤连忙躬身:
“使君知遇之恩,末将没齿难忘,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少帅,保境安民!”
柴荣深深地看着他,又看了看陈稳。
“你们二人……皆是我倚重之臂膀……”
“如今……外有强敌,内有隐忧……”
“当以……大局为重……”
“当以……周室社稷为重……”
“当同心协力……共御外侮……”
“切莫……因私废公……徒令亲者痛,仇者快……”
这番话,他说得异常艰难,却异常郑重。
仿佛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在叮嘱。
陈稳和赵匡胤同时躬身应道:
“末将谨遵使君教诲!”
房间内再次陷入沉默。
只有柴荣粗重的呼吸声。
这番看似勉励、要求团结的话,听在陈稳和赵匡胤耳中,却各有滋味。
陈稳感受到的,是柴荣在生命尽头,对澶州基业未来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可能内斗的警告与制衡。
赵匡胤感受到的,则更多是一种束缚,一种来自上方、试图压制他野心的无形枷锁。
“去吧……”
柴荣仿佛耗尽了所有精力,疲惫地闭上眼睛,挥了挥手。
“好自……为之……”
陈稳和赵匡胤再次行礼。
“末将告退。”
“使君保重。”
两人缓缓退出卧房。
自始至终,他们没有再看对方一眼。
但那无形中的裂痕与竞争,并未因柴荣的一番叮嘱而消弭。
反而在这特殊的时刻,变得更加清晰和尖锐。
抉择,已经摆在了他们面前。
是遵从柴荣的嘱咐,勉强维持表面的团结?
还是为了各自的理念与野心,走上那条注定无法回头的争霸之路?
答案,似乎早已在彼此的心中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