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汴梁来风(1 / 2)

洛川县的日子。

在陈稳“深根固本”的铁腕推行与“天授之力”的无声催化下。

仿佛一架上了油的精密器械,高速且有序地运转着。

田里的麦苗一日绿过一日,工匠营的叮当声彻夜不息。

政事堂的公文处理得愈发迅捷,校场上的新兵也渐渐褪去了最初的茫然与笨拙。

有了几分军人的硬朗轮廓。

然而,这片欣欣向荣之地。

终究不是隔绝于世的桃源。

来自外部,尤其是来自权力中心汴梁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这里。

带着料峭的春寒。

这日午后。

陈稳正在行辕内与张诚、王茹商议进一步优化流民安置与户籍管理的细则。

一名亲卫疾步入内,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紧绷。

“启禀使君,汴梁有天使至,已至城外十里亭!”

来了。

陈稳与张诚、王茹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该来的,终究躲不过。

“摆香案,开中门,随我出迎。”

陈稳放下手中的文书,神色平静地起身。

该有的礼数,一丝也不能少。

洛川县城南门洞开。

陈稳一身常服,并未着甲,带领着麾下文武僚属,肃立于道旁。

不多时,便见一队人马迤逦而来。

为首者,是一名面白无须、身着绯色官袍的内侍,手持节杖,神色倨傲。

其后跟着数十名禁军护卫,甲胄鲜明,与靖安军土黄色的军服形成鲜明对比。

透着一股来自中央的骄矜之气。

“澶州防御使、靖安军使陈文仲,恭迎天使!”

陈稳上前一步,依礼躬身。

那内侍勒住马,居高临下地打量了陈稳一番。

目光在其年轻的面庞上停留片刻,才慢悠悠地翻身下马。

尖着嗓子道。

“陈防御使不必多礼。咱家奉陛下之命,特来宣旨。”

“臣,陈文仲接旨。”陈稳率众跪下。

内侍清了清嗓子,展开一卷明黄绸缎,朗声宣读起来。

前面的内容,无非是官样文章,盛赞陛下圣明,感念天地祖宗。

随后便是对高平之战有功将士的褒奖。

陈稳的名字自然位列前茅,将其救主、破敌之功又渲染了一番。

赐下一些金银绢帛的实物赏赐。

然而,到了后半段。

语调虽未变,言辞却悄然转向。

“……然,方今四海未靖,府库不丰,当以休养生息为要。”

“卿镇守边陲,责任重大,尤须恪尽职守,安抚地方。”

“勿要擅起边衅,亦不可劳民伤财,擅兴土木,以致地方疲敝,有负朕望……”

“……另,为充国库,以资国用,今岁河北诸州夏税,均需按旧例加征三成。”

“各州防御使、节度使需竭力催缴,不得有误。”

“卿所辖三县,新附之民甚众,更当体恤朝廷艰难,如数上缴……”

“……望卿深体朕心,好自为之,钦此。”

“臣,领旨谢恩。”

陈稳叩首,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

他身后的张诚、王茹等人,也都低着头,面色各异。

内侍将圣旨合拢,递到陈稳手中,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陈防御使,年少有为,陛下可是寄予厚望啊。”

“这休养生息、如数上缴赋税,可都是陛下的殷殷叮嘱,切莫辜负了。”

陈稳双手接过圣旨,起身,脸上挤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恭谨与为难。

“天使一路辛苦,请入城歇息。陛下教诲,文仲谨记于心。”

“只是这三县之地,初定未久,流民遍地,百废待兴,这加征赋税……”

“唉,文仲定当竭力筹措,不负皇恩。”

那内侍对陈稳的“为难”似乎颇为满意,嗯了一声。

在陈稳的亲自引领下,入城前往早已准备好的馆驿。

将天使一行安顿好,回到行辕政事堂,气氛顿时变得压抑起来。

“砰!”

石墩第一个忍不住,一拳砸在身旁的柱子上,满脸怒容。

“他娘的!这是什么狗屁圣旨!”

“使君刚刚打下这基业,流民还没安置妥当,就要加税?”

“还‘勿擅起边衅’、‘勿劳民伤财’?契丹狗贼打过来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放个屁!”

“石将军,慎言!”

张诚眉头紧锁,低声喝止,但脸色也同样不好看。

“圣旨已下,非议无益。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