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动物初见端倪
就在陈墨与姜然于水晶宫内潜心修炼,不问外事的这段时间里,外界因灵气持续复苏而引发的剧变,已从人类自身,迅速蔓延至了整个生物圈。
全民修炼的公开,让人们逐渐接受了自身拥有潜能的事实,但当他们发现,身边的宠物伙伴也开始发生超乎想象的变化时,一种混合着惊恐、好奇与某种荒诞感的新奇体验,开始在社会各个角落上演。
最先引起广泛注意的,是各大城市中的动物园。
周末,阳光明媚。燕京动物园的灵长类馆区外围满了游客,家长们带着孩子,兴致勃勃地观看着猴山上嬉戏打闹的猴群。突然,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
只见一只体型明显比其他猴子大上一圈、毛色金亮如同绸缎的“猴王”,并未像同伴那样争抢游客投喂的水果,而是独自蹲坐在一块最高的假山顶上,面对初升的太阳,胸膛有规律地起伏。随着它的呼吸,口鼻间竟有淡淡的、肉眼可见的白色雾气被吸入吐出,循环不休,周身隐隐有微弱的灵光流转!
“妈妈!快看!那只大猴子在……在抽烟吗?”
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充满了疑惑。
“不……不像是抽烟……”
年轻的母亲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拍摄,“它……它好像在……修炼?”
这个词脱口而出,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但眼前的景象,除了“修炼”,似乎找不到更合适的描述。周围的游客也纷纷反应过来,惊呼声、议论声顿时响成一片。
“我的天!真的是在吞吐灵气!跟网上说的引气入体好像!”
“动物园的猴子……成精了?”
“快拍下来!发朋友圈!”
类似的景象,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不断上演。
东海市海洋馆,一条原本温顺的白鲸不再进行表演,而是长时间悬浮在最大的水族箱中央,发出空灵悠远的鸣叫,声音中仿佛蕴含着某种奇特的韵律,引得箱内的其他鱼类环绕它缓缓游动,如同朝拜。有敏感的水系灵根觉醒者甚至能感觉到,那一片水域的灵气变得异常活跃。
川蜀的熊猫基地,一只圆滚滚的成年熊猫不再是吃了睡、睡了吃,它找了个安静的角落,笨拙地模仿着某种类似“五心向天”的姿势,抱着翠绿的灵竹,一边啃食,一边竟能引动丝丝缕缕的木属性灵气汇入体内,憨厚的黑眼圈里,眼神似乎都灵动了几分。
西疆的草原上,牧民们惊恐又敬畏地发现,狼群在月夜下的长啸,似乎能引动月华,头狼的体型在悄然增大,獠牙闪烁着寒光,奔跑起来快如闪电。甚至有些牧羊犬,也开始对着月亮发出悠长的嚎叫,眼神中野性渐复。
这些景象通过网络飞速传播,起初引发了不少恐慌。“动物成精”、“妖兽崛起”、“末日降临”等言论甚嚣尘上。官方媒体迅速介入,由新成立的“炎黄”部门专家出面,进行科普安抚,将这些现象定性为“灵气环境下动物的良性进化与血脉觉醒”,并强调绝大多数动物暂时并未表现出攻击性,呼吁民众保持冷静,不要轻易靠近或挑衅野外动物。
恐慌的情绪逐渐被一种巨大的好奇所取代。
尤其是当人们发现,某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宠物,也开始了奇妙的变化。
某位独居白领发现自己养了多年的橘猫,不再热衷于睡懒觉和吃猫粮,而是每天清晨准时蹲在窗台,对着东方天际第一缕紫气,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如同念经般的声音,身上的橘色毛发变得更加油光水滑,甚至偶尔能凭空跃起两米多高,精准地捕捉到飞过的苍蝇。
一位退休老人养的八哥,突然不再学舌“你好”、“吃饭”,而是开始发出一些抑扬顿挫、如同古老歌谣般的奇异音节,偶尔眼中还会闪过一丝拟人化的思索光芒。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相对温和的异变,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好奇心,甚至催生了一种新的社会风潮——豢养“灵宠”。
“看到没?李总家那只会吐火苗的鹦鹉,昨天在拍卖行被人用八百万拍走了!”
“真的假的?八百万?就为了一只鸟?”
“那可是灵宠!据说能预警危险,还能辅助修炼呢!现在有钱人都流行这个!”
“我家那二哈要是也能觉醒点啥能力就好了,哪怕能帮我看个门呢……”
网络上,关于如何鉴别宠物是否有“灵宠”潜质、如何引导宠物“修炼”的帖子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宠物市场一夜之间变得火爆异常,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具有一定灵性、或者血统特殊的动物,价格被炒上了天。甚至出现了专门深入山林、冒险捕捉疑似妖兽幼崽,拿到黑市上贩卖的非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