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景二:“信息迷障对抗”。小队需要在通讯被切断、感官被欺骗、甚至队友身份被伪装的极端环境下,保持队形,识别真实威胁。针对的是“绝对”一族可能的信息战能力。
* 场景三:“混沌环境生存”。战士们被投入模拟的、物理法则随时可能失效的“法则乱流”区,必须依靠自身能量控制和对秩序变化的敏锐感知,存活下来并寻找出路。这是将“绝对”制造的灾难环境,转化为对自身有利的“主场”的残酷训练。
* 新成立的“破壁突击队”,由赛文奥特曼亲自挑选和训练,其成员个个都是具备极强秩序感知力、战术灵活性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精英。他们的训练重点,是如何在复杂秩序环境下,有效运用新式武器,执行“定点秩序破坏”、“关键节点瘫痪”等高风险任务。
佐菲奥特曼 巡视着各个训练场和实验室,目光严峻。“时间紧迫,训练强度可以加大,但必须确保战士们的生理和心理承受极限。我们不能在敌人到来前,先被自己的新武器和训练拖垮。”
艾斯奥特曼 回应道:“明白。我们已经引入了最高级别的心理干预和能量恢复程序。战士们士气高昂,他们明白,这是在为生存而战,为未来而搏。”
然而,就在光之国紧锣密鼓地“磨刀霍霍”之时,深空的监测网络传来了新的、令人不安的信号。
“报告!检测到‘绝对回响’信号活动模式发生改变!”监测中心主任的声音带着凝重,“之前的周期性、高强度扫描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更分散、持续时间更短的‘低强度触点式’探测波。它们……像是在进行更高频率的‘采样’和‘状态评估’。”
赛文奥特曼 分析道:“对方可能已经察觉到探测单元的丢失,或者感知到了我们内部能量活动和秩序场的变化。他们在调整策略,从‘战略侦察’转向‘战术监视’,试图更精确地掌握我们的备战进度和防御部署变化。”
杰克奥特曼 补充:“这意味着,我们接下来的任何大规模军事调动或武器测试,都可能更快地被对方捕捉到。我们的‘破壁’行动,必须在保证突然性的前提下进行。”
一个严峻的挑战摆在了面前:如何在敌人眼皮底下,完成战略转向和力量集结,并发动有效的首次“破壁”打击?
经过激烈讨论,“破壁战略司令部”制定了一个大胆的、分阶段的“扬尘计划”:
* 第一阶段:“秩序迷雾”。利用修复中的“秩序缓冲网络”残存功能,结合新研发的“秩序干扰”技术,在光之国星域外围制造大范围的、持续变化的“秩序背景噪声”,干扰对方的探测精度,为己方行动提供掩护。
* 第二阶段:“多点佯动”。派出小股部队,在多个方向进行伴攻性质的侦察和骚扰,吸引对方注意力,试探其反应速度和防御弱点,同时掩盖真正的攻击方向。
* 第三阶段:“雷霆一击”。在佯动掩护下,由“破壁突击队”执行一次精心策划的、针对性的“破壁”行动,目标可能是敌方的一个外围侦察节点或小型前哨站,旨在实战检验新武器、新战术的效果,并获取更直接的战场数据。
计划已定,整个光之国如同上紧发条的战争机器,开始了最后的准备。新式武器开始小批量生产并配发精锐部队,作战计划细化到每一个小队和个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笼罩着整个星球。
而在西藏遗迹深处,处于深度休眠中的早田进,其胸口的“心之光核”似乎感应到了这弥漫在光之国上空的、充满决绝与锐意的“秩序涟漪”,再次发出了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搏动。仿佛在无声地预示,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破壁锋芒,初现峥嵘;序暗涌动,战机将临。光之国基于对“绝对”弱点的认知,成功开启了战略转型,研发出了针对性的“秩序级”武器,并制定了主动出击的“破壁”计划。然而,敌人也相应调整了策略,加强了战术监视。一场围绕信息、时机与首次打击效果的激烈博弈即将展开。光之国这柄新淬的“破壁之矛”,究竟能否在首战中刺穿敌人的铠甲?下一章,决定战略转向成败的第一次“破壁”行动,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