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局内,希卡利 浑身剧震,光学眼器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是早田队员!他……他在无意识状态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不是破译种子,是与种子共鸣!不是对抗攻击,是引导疏导!”
他立刻下令:“所有单位,停止强行破译!启动‘意识同步计划’!将所有探测设备调整为低侵入性‘共鸣模式’!尝试将我们的研究意图,以最纯粹的求知意念形式,投射向‘意识种子’!同时,将早田队员传来的‘防御哲学’理念,立刻输入战术模拟系统,进行初步推演!”
改变研究方法后,奇迹发生了。
当科学家们不再试图“破解”而是尝试“理解”时,那枚“意识种子”仿佛被触动了。它散发出的“理念涟漪”变得温和而富有引导性。虽然依旧无法直接获取知识,但科学家们开始能“感觉”到某种研究方向是否正确。一些之前导致设备过载的逻辑悖论,在融入“共鸣”思路后,竟然自然而然地化解了。虽然进展依旧缓慢,但方向已然明朗!
与此同时,战术模拟中心根据早田进传来的模糊理念进行的初步推演,得出了一组令人震惊的结果:
在面对模拟的“法则级”攻击时,传统的硬性防御屏障消耗巨大且迅速崩溃。而采用那种“疏导分流”与“动态修复”的新理念构建的、被称为“秩序缓冲网络”的防御模型,虽然无法完全抵挡攻击,却能极大地延缓攻击的渗透速度,并将破坏力引导至次要区域,为核心区域争取到宝贵的应变时间!其理论生存周期,比传统模式提升了数倍不止!
这一发现,让所有知情者都激动万分!这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更是一种对抗“绝对”力量的、全新的思维方式!早田进的复苏,不仅仅是一个战士的归来,更是一个携带着破局钥匙的“先知”的觉醒!
然而,就在这希望之火越烧越旺之时,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科学局发现,要实际构建这种“秩序缓冲网络”,需要一种全新的、能够与宇宙底层法则产生微弱共鸣的“秩序感应材料”作为网络节点。这种材料,光之国的科技树上从未有过记载。
而早田进复苏过程中散发的、那种能够促进“意识种子”共鸣的特殊脑波,极不稳定,且无法直接复制或大规模产生。如何将这种个体的、无意识的启示,转化为整个文明可用的、稳定的技术,成为了横亘在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又一道鸿沟。
但这一次,光之国上下没有气馁。
希卡利 亲自挂帅,成立了“秩序材料学”与“意识共鸣技术”两个攻关小组。他们相信,既然方向已经指明,剩下的就是如何走完这段路。
宇宙警备队则根据推演结果,开始着手研究在新的防御理念下的战术变革。佐菲奥特曼 下达指令,要求各部队开始进行“弹性防御”与“战场秩序感知”的基础训练。
整个光之国,如同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虽然依旧虚弱,但血脉中已经重新流淌起了充满活力的血液,眼中重新燃起了不屈的火焰。而那火焰的种子,正来自于西藏遗迹中,那个即将苏醒的、身负着连接过去与未来使命的男人。
一周后,一个更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生了。
在科学局一次针对“意识种子”的深度共鸣实验中,早田进 的“心之光核”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共振。一道比之前清晰数倍的意念波再次传出:
“材料……在‘伤痕’中……‘法则潮汐’冲刷过的区域……残留的‘秩序沉淀’……与‘绝对’的‘否定’之力达成脆弱平衡的……‘法则奇点’……可作……共鸣基材……”
这道信息,直接指向了那些被“法则潮汐”洗礼过、至今仍弥漫着危险“法则乱流”的、被视为禁区的光之国周边星域!那些被视为灾难象征的“伤痕”,其深处,竟然可能蕴藏着拯救文明的钥匙!
希望与风险并存。获取“秩序感应材料”的征程,注定又是一场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探险。
复苏之光,指引前路;秩序新芽,破土逢生。早田进的加速复苏,不仅为他个人带来了新生,更以其无意识中散发的秩序启示,为光之国对抗“绝对”的斗争指明了全新的技术方向和战略哲学。科学局的研究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光之国的防御理念迎来了根本性的变革曙光。然而,新的方向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获取关键材料的征程注定充满艰险。但此刻的光之国,已经看到了黑暗中确凿存在的曙光,整个文明的意志前所未有地凝聚。下一章,光之国将如何组织力量,前往那些危险的“法则伤痕”禁区,寻找希望的“秩序奇点”?早田进又将在何时,真正睁开他那双洞察万象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