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国摄政王健亲率援军抵达地球,并与佐菲、早田进等人确立了以激活“星之纽带”关键节点为核心、对抗“净化舰队”的战略方针。兵贵神速,联席会议结束后,各方力量立刻按照部署行动起来。由早田进、诸星团(赛文)和东光太郎(泰罗)组成的第一探索队,目标直指南美洲的玛雅“星空祭坛”;而肩负着揭开月球谜团重任的“星辉之舟”,则在健的坐镇指挥下,将强大的探测阵列,无声无息地对准了那片始终笼罩在阴影中的月球背面,尤其是那个散发着诡异信号波动的撞击坑。地球的希望,一部分寄托于沉睡的远古遗迹,另一部分,则系于对敌人遗留后手的洞察。双线并进的探索,在倒计时的滴答声中,紧张地展开。
“星辉之舟”如同一片巨大的银色羽毛,悬停在月球引力阴影区的边缘,其先进的光学迷彩系统使其完美融入了漆黑的宇宙背景之中。
舰桥主控室内,健(人间体形态)凝神注视着前方巨大的三维投影。投影清晰地呈现出月球背面的地形地貌,那个位于第谷环形山与静海交界地带的新撞击坑被高亮标记、放大。坑底的数据正在被多种尖端扫描手段——重力梯度仪、量子共振探测器、超光谱成像系统——反复扫描、叠加分析。
“报告摄政王殿下,”一名蓝族科学家操作着控制台,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扫描结果确认,坑底确实存在一个非自然形成的、结构极其复杂的微观能量场。其形态……并非实体装置,更像是一个由超高密度信息流和自我维持的能量符文构成的……‘逻辑陷阱’或者说‘信息炸弹’的引爆核心!”
“信息炸弹?”健眉头微蹙。
“是的。根据能量场结构模拟,一旦其接收到特定指令,或满足某种预设条件(比如被强行物理接触或能量干扰超过阈值),它就会瞬间爆发,将其内部存储的、经过高度压缩和加密的数据,以超光速广播的方式,向预设的宇宙坐标(基本可以确定是‘虚无回廊’)进行一次性的、无法拦截的全频段喷射。”科学家调出模拟动画,只见那能量场如同一个被戳破的气泡,瞬间释放出无数道刺眼的数据流,射向深空。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另一名负责材料分析的战士补充道,“我们在坑壁采集到的、极其微量的能量残留物中,检测到了多种宇宙中极其稀有、通常只存在于超新星爆发核心区或黑洞吸积盘边缘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些同位素的半衰期特征显示,它们……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某种超高能级人工合成的产物!”
这两个发现结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可怕的图景:月球背面的遗留物,并非简单的侦察器或信标,而是一个设计精巧、技术层级高得吓人的“情报保险箱”。它不惜使用人工合成极端条件才能产生的元素,确保了其信息载体的独特性和难以仿制性。其存在的目的,很可能是在“收割者”行动失败后,将收集到的最核心情报(尤其是关于地球特殊性、奥特曼战力、以及那意外出现的“地球之光”等关键数据)进行一次性的、确保送达的终极汇报!
“也就是说,”健的声音冰冷,“我们之前的战斗数据,甚至早田进觉醒‘地球之光’的过程,都可能已经被它记录并处于待发送状态?而我们一旦试图清除它,就会立刻触发这最后的‘报告’?”
“理论上……是的。”科学家沉重地点头,“而且,以它目前表现出的技术,我们……几乎没有完全拆除它的把握。任何尝试都可能导致情报泄露。”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放任不管,这个“炸弹”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将地球的老底透给敌人;强行拆除,则可能立刻招致更精准、更可怕的后续打击。
“继续监控,维持现状,没有我的命令,严禁任何形式的接触或能量刺激。”健果断下令,“将分析数据同步给地球总部和皮特局长。我们需要评估,是冒险拆除的代价大,还是让情报泄露的代价更大。”
月球的威胁,从潜在的物理危险,转变为了更棘手的信息战略威胁。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南美洲尤卡坦半岛的热带雨林深处。
早田进、诸星团(赛文)和东光太郎(泰罗)在科学特搜队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穿过茂密的藤蔓和潮湿的空气,终于抵达了那座被称为“星空祭坛”的玛雅金字塔遗迹。与吉萨金字塔的宏伟壮观不同,这座金字塔更显古朴和神秘,其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和岁月的痕迹,但一种内敛而深邃的能量波动,却隐隐从巨石深处散发出来,与早田进体内的地球之光产生着微弱的呼应。
有了上次在埃及的经验,早田进显得沉稳了许多。他让其他人留在外围警戒,自己独自走上祭坛顶端,那里有一个雕刻着复杂星图和各种神秘符号的圆形石台。
他再次盘膝坐下,将贝塔胶囊置于身前,深呼吸,排除杂念,进入冥想状态。这一次,他不再刻意去“寻找”或“引导”,而是完全放空自己,让意识如同水滴般,融入周围雨林的生机勃勃,融入脚下大地的厚重坚实,融入这座古老祭坛所承载的、对星空的敬畏与未知的探索。
时间缓缓流逝,雨林的虫鸣和鸟叫仿佛渐渐远去。早田进的意识不断下沉,穿透岩石,感知着地底深处流淌的能量脉络。他再次“看”到了那些金色的、如同血管般遍布星球的“星之纽带”。而眼前这座祭坛,正是其中一个比吉萨金字塔节点更加明亮、能量交汇更复杂的“枢纽”!
就在他的意识即将与这个枢纽节点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刹那,异变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