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初遇红妆(2 / 2)

“看来,祝家暴而扈家整,李家慎。欲破祝家庄,必先争取李应之中立,再结好扈家,分化三庄之盟。”

谁曾想,行至林木茂密处,早先茶棚那伙祝家庄客竟追来,约七八人,手持棍棒,将去路堵得严严实实。

为首者嚣张喝道:“呔!那酸丁和病鬼,识相的就把钱财留下!”

刘备与武松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正要出手略施惩戒,忽闻一声清脆娇叱破空而来!

“祝家的狗,敢到我扈家地界撒野!”

但见林间小径尽头,一骑如火,卷起尘土,疾驰而至!

马上一位女将,怎生模样?

蝉鬓金钗双压,凤鞋宝镫斜踏,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

她策马冲入战团,双刀出鞘如两道匹练寒光,马蹄未停,刀光已至!

正是那一丈青扈三娘!

原来她每日此时都会在此巡查边界,防备祝家滋扰。

刘备立刻按下蠢蠢欲动的武松,低声道:“藏拙!”

自己则当即拔剑周旋,剑法只示人以稳健,似文士练过几天防身术,在几名庄客围攻下,顿时险象环生。

扈三娘见状,柳眉倒竖,日月双刀如红云卷地。

她刀法轻灵狠辣,左刀甫出,如燕子抄水般格开朴刀,削断敌腕,右刀随之而至。

双刀随即交错,绞住一把长枪,发力一拧!那庄客只觉虎口崩裂,长枪已然脱手。

刀光闪过,不过三五回合,那几个祝家庄客便人仰马翻,哭爹喊娘地逃了。

刘备执礼甚恭,真诚感激:“久闻独龙岗扈三娘巾帼不让须眉,今日一见,方知传言尚不及姑娘英姿之万一!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他的感谢纯粹而真挚,目光中的欣赏让惯被男子或轻视或垂涎的扈三娘一怔。

她心头微动,第一次感受到被平等尊重的滋味,不由生出几分好感。

当即收刀回鞘,爽朗问道:“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此遭祝家刁难?”

刘备自称游学账房刘玄,指着武松道:“这是舍弟刘松,自幼体弱,本欲前往沧州投亲,奈何盘缠用尽,亲人亦不知所踪,弟弟又染了风寒,唉……”

言至于此,武松适时虚弱咳嗽。

刘备赶紧在背后轻拍,实则暗暗示意他装得像些。

武松只得咳得撕心裂肺,满脸憋得通红,倒真有几分病入膏肓的模样。

扈三娘见这书生言辞恳切,其弟又病弱不堪,心生怜悯。

更兼其遇事沉稳,不似寻常文人那般惊慌失措,倒让她平添一分欣赏。

“原来如此!我扈家庄尚有闲置房舍,刘先生若不嫌弃,可带令弟暂住几日,调养身体,再做打算。”

刘备面露惊喜:“这……这如何使得?萍水相逢,怎好叨扰……”

“哎!”

扈三娘摆手打断,尽显豪爽:“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我扈家庄虽比不得大地方,一顿饭,一间房还供得起!”

刘备感激涕零,深深一揖:“姑娘大恩,刘玄没齿难忘!”

武松在一旁听得嘴角微抽,心中暗叹:“想我武二郎,平生只晓拳脚说话,今日却要做这戏文里的勾当!”

他下意识想挺直腰板,立刻被刘备在背后借着搀扶,狠狠拧了一把。

武松吃痛,咳得更是上气不接下气,连眼泪都逼了出来。

扈三娘看着这对落难兄弟,那双明澈的眸子里,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这刘玄遇险不慌,拔剑架势有模有样,倒是有几分胆色,就是……

他那病弱弟弟,看上去也未免过于魁伟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