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三山会盟(2 / 2)

他深吸一口气,开诚布公道:“不瞒二位,我朱武此行,就是要亲眼去看看,那梁山是否值得我少华山全体兄弟托付性命!”

此刻,朱武展现出非凡的担当,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忠和周通,郑重立誓:“我朱武在此,以性命向二位保证!若我带你们上山,那梁山真因旧事苛责,轻视我等!那我朱武,绝不独留!必带你们下山,天地之大,另寻安身立命之所!此言,天地共鉴!”

李忠和周通闻言,看着眼前这位仗义执言的道长,又看看身后这群愿与他们共患难的苦兄弟,心中感动无以复加,当即拜谢:“多谢道长!不!多谢兄长!我兄弟二人,愿听兄长安排!”

与此同时,三山会盟,拥兵近三千的消息也已传到了青州府。

知府慕容彦达大惊失色,手中的官窑茶盏,啪地一声摔得粉碎。

“三…三千贼寇?!他们想干什么?!要打我青州府吗?!”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声嘶吼:“快!快传秦明!黄信!让他们即刻带兵严守城池!绝不能让一个贼人踏入青州城!”

百姓最初听闻,霹雳火秦明和镇三山黄信两位将军被召来守城,还欢呼雀跃,以为救星来了。

然而很快就被浇了一盆冷水,慕容彦达严令秦明黄信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美其名曰稳守退敌,实则是贪生怕死,只求贼人不来打他便是万事大吉。

正当慕容彦达自以为高枕无忧时,府衙外忽然传来一阵悲戚的啼哭声,扰得他心烦意乱:“外面何事喧哗?”

衙役回报:“是…是被孔太公裹挟上白虎山那些佃农的家眷,都是些老弱妇孺,来求府尹大人做主救人…”

慕容彦达只觉一阵厌烦,挥手就要让衙役将人轰走。

但话到嘴边,又硬生生改了口,勉强挤出几分伪善:“唉!都是可怜人,去,好生安抚几句,就说本府…嗯,自有主张!”

门外的百姓却不傻。

慕容彦达在任期间纵容贪腐,盘剥无度,才导致青州盗匪猖獗至此。

方家几十口人的尸体还在乱葬岗草草掩埋,无人敢去祭拜。

如今见府尹如此敷衍做派,丝毫不管他们死活,众人知道官府求救无望,心中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那些佃农的家眷们伤心欲绝,哭声更哀。

周围有看不下去的好心街坊低声出主意。

“官府是指望不上了,都说梁山泊的好汉仁义,替天行道,不如…你们去梁山试试?”

绝望之下,这一点微光也成了最后的希望。

这些走投无路的老弱妇孺面面相觑,最终一咬牙,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他们互相搀扶,拖家带口,抱着最后一丝渺茫的期盼,徒步走向那遥远的梁山泊,寻求公道。

青州通往梁山的官道上,就在这群凄惶无助的队伍艰难前行时!

前方忽然烟尘大作,旌旗招展,一支军容整肃的大军正迎面开来!

为首一人,身骑骏马,一袭白衣,面容仁厚却不怒自威,正是亲征青州的刘备!

他本意就是要趁邓龙纠集青州绿林之机,将其一网打尽!兵贵神速,收到消息便点齐兵马而来。

此刻大军骤然停下,刘备勒住战马,看着眼前这群衣衫褴褛,哭哭啼啼的百姓,尤其是那些眼神空洞,步履蹒跚的老人和孩子,心中猛地一揪。

他下马走上前,温声询问缘由。

当听到这些老弱妇孺哭诉着家中顶梁柱被孔太公裹挟上山,官府见死不救,只得将最后希望寄托于梁山时,他沉默了。

刘备静静地听着,百感交集。

他惜这大宋江山万里,却不懂珍惜它的子民。

他怨这朝廷贪腐横行,让百姓受苦蒙冤却求告无门。

他恨自己力量仍有不及,无法立刻救下所有受苦之人。

下一秒,这万千感慨尽数化为一股滔天怒意!对这昏聩朝廷的怒,对残暴恶徒的怒,更是对这吃人世道的怒!

刘备扶起跪地哭泣的老人,目光扫过一张张绝望的脸庞,声音沉痛而坚定,清晰传入所有人耳中。

“诸位乡亲,不必再去梁山了。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