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寂静。
没有人敢再说一个字。在郑氏,郑煦言的话就是最终裁决。尽管内心充满了荒谬感和不认同,但没有人会跟自己的前程过不去。
会议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结束。投资经理们怀着满腹的牢骚和深深的疑虑,开始硬着头皮执行这项“眼缘”投资法。
他们依旧会准备厚厚的项目计划书和数据分析报告,但最终的决策会议,往往变成楚南栀快速翻阅,偶尔在某份文件上停留几秒,或者对着项目创始人的照片看上一眼,然后随口决定:“这个可以,投了。”或者“这个不行,眼神不干净。”
被选中的项目往往看起来毫无逻辑关联——有研究深海微生物的,有搞废弃塑料再生艺术的,甚至有致力于开发梦境记录仪的……而那些数据漂亮、模式清晰的传统热门项目,却经常被她以“没感觉”、“看着累”为由否决。
业界得知郑氏这个新基金的运作模式后,更是嘲讽声一片,将其视为郑煦言被美色所迷、楚南栀肆意妄为的铁证,坐等看笑话。
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半年后。
当各大权威金融数据机构发布季度私募股权基金收益率排行榜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新成立的、运作模式备受争议的“郑氏直觉风险投资基金”,以其惊人的、断层式的领先优势,空降榜首!收益率高达第二位的三倍有余!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该基金所投资的那些当初被视为“奇葩”的项目,竟有超过八成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或被更高估值的资本追投,或技术得到市场验证,估值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那个深海微生物项目,发现了具有革命性抗癌潜力的新型化合物;那个塑料再生艺术工作室,其独特的技术被多家环保巨头看中,寻求收购;就连那个梦境记录仪,其底层算法也被证明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
当初那些满腹疑虑的投资经理们,看着这份成绩单,集体失语。他们开始疯狂复盘,试图从那些被选中的项目中找到某种隐藏的共同规律,却发现自己精密的模型和逻辑,在那种近乎玄学的“眼缘”面前,苍白无力。
郑煦言办公室内。
楚南栀看着平板电脑上的排行榜新闻,打了个哈欠,随手将平板丢到一边,拿起一包新开的薯片。
“早就说了,看眼缘就行。”她咔嚓咬了一口薯片,语气慵懒,仿佛那惊人的收益率只是顺手为之。
郑煦言走到她身边,拿走她手里的薯片袋,自己尝了一片,眼底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与笑意。
“嗯,”他俯身,吻了吻她沾着薯片碎屑的唇角,低声道,“郑太太的眼缘,价值连城。”
从此,金融圈多了一个无法复制的神话。
而“眼缘”二字,在郑氏内部,成为了比任何数据模型都更具权威的投资圣谕。
喜欢协议婚约:死对头他真香了请大家收藏:协议婚约:死对头他真香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