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这艘巨轮已然沉没,但沉没前激起的最后漩涡,却带着恶毒的污浊。在确凿的犯罪证据和商业溃败面前,周氏残余的公关力量,如同输红眼的赌徒,祭出了最后也是最下作的一招——发动舆论,进行人格诋毁。
一时间,网络上开始密集涌现大量水军帖文和“匿名知情人士”爆料,核心论调高度一致:将郑煦言和楚南栀描绘成冷酷无情、为富不仁的资本吸血鬼。指责他们利用不正当手段搞垮周氏,导致数千员工失业,破坏行业生态,甚至捏造他们苛待员工、毫无社会责任的假新闻。
#郑楚为富不仁#
#冷血资本家的真面目#
等话题被恶意刷上热搜,试图利用公众情绪,给郑楚二人贴上洗不掉的负面标签,从道德层面进行“终极审判”。
郑氏公关部严阵以待,准备发布声明、律师函,并整理郑氏历年慈善捐赠数据予以回击。
然而,没等公关部出手,事件的两位主角,再次以他们独有的方式,轻描淡写地化解了这场舆论风暴,甚至将其变成了一场个人魅力的盛大展示。
事情起因于一个不怕死的娱乐记者,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在楚南栀常去的一家艺术画廊外堵住了她。记者举着话筒,言辞尖锐地将网络上那些“为富不仁”的指责抛了出来,镜头死死对准楚南栀,试图捕捉她一丝一毫的慌乱或愤怒。
楚南栀那天穿着一身素雅的改良旗袍,正准备去看一个新锐画家的展览。她被拦住去路,脸上没有丝毫不悦,只是微微挑了挑眉,听着记者连珠炮似的质疑。
等到记者说完,她才慢悠悠地从手包里拿出自己的手机,指尖在屏幕上随意划了几下,然后直接将屏幕转向了镜头。
那是一个加密的电子文档界面,上面清晰地罗列着长达数十页的捐款记录。时间跨度超过十年,从她还是个学生时就开始了。捐款项目五花八门,从偏远山区的基础教育、罕见病医疗研究,到濒危物种保护、古建筑修复……金额不等,但累积起来,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
而最关键的是,所有这些捐款,捐助人姓名一栏,填写的都是——“匿名”。
“哦,你说这个啊,”楚南栀收回手机,语气随意得仿佛在讨论午餐吃了什么,她甚至还对着镜头懒洋洋地笑了一下,带着点漫不经心的调侃,“钱放着也是放着,捐着玩呗。”
“捐着玩……呗?”
记者和通过直播观看的网友们都愣住了。
随手捐出足以建立数个大型慈善基金会的巨额财富,并且十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匿名?这叫“为富不仁”?这叫“冷血”?
这简直是行走的功德箱!活菩萨!
直播弹幕瞬间爆炸,风向一百八十度逆转!
【卧槽!匿名捐款十年?!这他妈叫为富不仁?】
【对不起,是我之前声音太大了!】
【这随意的态度……女王,您还缺腿部挂件吗?】
【周氏的水军出来走两步?脸疼吗?】
几乎是同一时间,郑氏集团的官方平台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