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谁!”
李承风侧身躲开迎面而来的单劈手,厉声喝问道。
谁知那武昭并未理会,转身双臂如风车一般再次下劈,拳谚有云:“势无定势,形无定踪。”开合爆发间,双臂密集如雨,快捷似闪电,一时间拳风压的李承风有些喘不过气来。
十二趟拳打完,武昭拳风一变,双劈手换一路劈挂,起手抄家近身而来。
李承风刚用抱云手将其鞭拳化开,还未变招,又见武昭双手以标指直戳自己咽喉,吓得李承风身形一颤,下潜闪过,武昭见一击未效,便顺以鹞子穿林之势错身而过,同时手中炮拳已蓄势待发,直奔李承风的后脑而去。
拳风瞬息而至,李承风不用回头也知道身后的情况,听声辩位之下,身未转掌已至,以掌对拳化劲而出,随后顺势而上,双掌变爪分别拿住了武昭的手臂与肩膀,所用之招正是八极绝学中的猛虎硬爬山。
武昭也知道此招的骇人之处,若真让李承风顺势爬了上来,那恐怕自己的脑袋瓜子便不保了,于是自顾沉肩坠肘,以慢打快,虚实之间让李承风只觉手中一滑,竟然被对方躲闪开来。
要说这武昭的功夫确实是惊为天人,如此被动境地之下,居然还想着反击,大圣劈挂乃是长拳,并不擅于贴身格斗,而李承风所使的推云散手则较为中庸,远近皆宜,也正是因为看中了这点,李承风才不顾一切的想要贴近武昭身旁,以已之短攻彼之长。
千趟架子万趟拳,出来一势打不完,武昭得此空隙,自然又是一趟路子起手。
瞧见对方的架势,李承风暗道一声“糟糕!”,无奈之下,只得也变了架子,只见其起手双掌交替,正是那推云散手中的长掌,游龙三式。
迎面而上,以掌化拳,数息之间两人已是过了十来招,拳掌之快让人应接不暇。
此时李承风是越打越心惊,自己闯荡江湖也有些年头,可从未听说过北派武林中有这么一位善使劈挂拳的高手,看这人拳法通明,一招一式之间身形自如,不像是野路子出身,可若要说他是师出名门正派,那或多或少也应该听说过此人名号啊。
李承风心惊,那武昭又何尝不惊讶,一开始还以为这山重水复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见着是个小娃娃不免起了轻视之心,没想到自己几乎是使出了全力,却依然奈何不了对方。
“不行!此子如此年轻,若再过个十来二十年,必将养成大患!”
武昭此时杀意已起,原本想要将其活捉的心此刻已是荡然无存。
思及于此,拳中劲道不禁又加重几分,双拳变幻,呜呜作响之下,形如辘轳,就像是从井中打水一般,辘轳以轴为中心,摇动手柄,绞绳汲水,当松手向井下放水桶时手柄飞快旋转,如此,便形成了大圣劈挂的最后一式,名曰:“乌龙盘打”。
面对武昭翻腾不息的双拳,李承风顿时压力倍增,只感觉对方的拳头看似轻风,实则如刚,忽疾忽徐,疾若奔涛怒浪,又似风雷搅顶,徐同蜿蜒蛇行,又如微风徒林。
不能再如此纠缠下去了,李承风再次将武昭的劈拳侧挡开来,随后双掌搏浪而出,化作缠丝劲将其死死缠住,一推一拉之间已欺近武昭身前,单手以标指突进中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武昭立马做出回应,双拳护于胸前,然而李承风的招式哪有这么容易防住,顿时掌劲以分山之力将其破开,随后化指为掌,径直印在了武昭的胸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