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一众文武百官都看着李忠,都以为李忠能说出些什么,都直勾勾的盯着李忠。
李忠在听到楚风烈的问话后,说道:“陛下,臣对这个赈灾也不懂。”
李忠的话音刚落,那些文官们更是被气的够呛,心道你不懂你说个毛,一众人顿时再次低声议论了起来。
然而李忠却是丝毫不慌,而是用冰冷的眼神扫视了一圈那些文官。
那些人见到李忠的眼神后,一个个连忙停止了议论,纷纷低下了头。
李忠见众人不再议论,继续说道:“陛下,他们这些人的方法不能说不对,也能暂时让灾民们饿不死,可是这样一来朝廷要多花不少银子。
而且等水灾退去后,灾民们本就什么都没有了,拿什么重建家园,拿什么种地。
陛下,您还记得以前在南陵城的时候,安州和定州那里也是发生过灾害,流民都跑去了南陵城。
臣听说,当时就是采用了武安王的提出方法,才妥善的安置了那些流民,臣记得当时武安王有两个关于赈济灾民的词。
叫什么来着,哦,对叫以工代赈,还有一个叫!叫!叫!”
只是李忠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那个词叫什么,急的只挠头。
这时诸葛青提醒道:“叫精准赈灾!”
李忠听后眼神一亮道:“对丞相大人说的对,就叫精准赈灾,还是丞相大人记性好。”
只是李忠说完后,底下的一众文臣武将们,纷纷用那种怪异的目光看着诸葛青。
都在猜测这个丞相大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既然早就知道有好方法,为什么不说。
这些人又偷偷看了看楚风烈,见楚风烈对着诸葛青点了点头。
随即想到一向不参与这些事情的武将今天居然站出来说话,一些聪明一点的人顿时明白过来,看来今天这场商议别有用心啊。
而此时的李忠则继续说道:“陛下,具体的臣说不太明白,不过大概的意思,就是让那些流民自己劳动换取粮食。
等水灾退去后,再给他们发放一些银钱和种子,让那些灾民有了重新种地的本钱,这样至少在粮食生产出来前不至于被饿死,还能减轻朝廷的负担。
还有那个精准赈灾的方法,臣有些记不住了。
不过虽然臣记不住具体的方法,但臣知道当年就是用了武安王的方法后,灾民们生活都变得富裕起来。
还给当时的镇南王府省去了很大一部分城防建设的费用。
所以,臣觉得武安王的法子比他们的好!”
李忠这番话看似中立,实则暗藏深意。
楚怀瑜听后,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 李忠明显在帮楚逸辰刷存在感,而且若按 “以工代赈”,他想拉拢江南士族的计划便会落空。他刚想反驳,却被楚风烈抬手制止。
楚风烈抬手的瞬间,金銮殿上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楚怀瑜刚想反驳,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