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军主力即刻拔营,浩浩荡荡南下,直扑宛城,寻求决战。
面对楚军的汹汹来势,刘邦充分发挥其“善守”的特长,任凭楚军如何挑战辱骂,只是紧闭营门,龟缩不出。汉军壁垒森严,弩箭充足,楚军强攻数次,皆无功而返,反有损折。
两军于宛城内外形成诡异对峙。面具之下的项羽用兵更显沉稳,几次精准捕捉汉军防御转换的间隙发动试探攻击,其勇猛虽不及往日那般狂暴骇人,却更显精准致命,如同蛰伏的猛兽,静待一击必杀之机。
然刘邦躲得彻底,硬是不给正面决战之机。
正当战局胶着,项羽苦寻破敌良策时,后方骤起的烽火彻底搅乱了他的部署!
起火之处,正是那个一直如芒在背的隐患——彭越。
与依托刘邦这棵大树的韩信、英布不同,彭越从一开始就是单干户。即便在名义上投靠了汉阵营之后,彭越依然保持着极强的独立性,坚持其独具一格的敌后游击战。与西线的汉军主力遥相呼应,战略上配合刘邦,战术上却完全自主。
韩信用兵如神,打的是规模宏大、谋略深远的正规战;英布出身楚军系统,打法亦是堂堂之阵的常规战。唯独彭越,几乎是游击战的鼻祖。他的战术精髓,早已凝练为后世传诵的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他就像一颗钉子,牢牢楔在楚军的后方梁地。他的军队行踪飘忽,来去如风,专挑楚军最薄弱的环节下手——粮道。
这一日,一支庞大的楚军运粮队正行进在通往彭城的官道上,车辆绵延数里。统兵将领是项声和薛公,二人皆是项羽族亲,勇武有余,但论起对付神出鬼没的彭越,经验却显不足。
“加快速度!过了前面山谷,就安全多了!”项声大声催促着,眼神警惕地扫视着两侧郁郁葱葱的山岭。他听说过彭越的厉害,心中不敢大意。
薛公则不以为意:“项将军何必如此紧张?彭越蟊贼,只敢偷袭小队辎重,见我大军在此,岂敢……”
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咻咻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