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暗流涌动与多方考量
李长河离开后,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宁静。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深色的地毯上投下一条条明暗相间的光带,空气中的尘埃在光柱中缓缓浮动。
林风没有立刻继续批阅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他站起身,缓步走到窗边,目光投向窗外。县政府大院布局规整,绿树成荫,偶尔有车辆驶入驶出,显得井然有序又略带沉闷。但他的心思,早已飞越了这方院落,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以及潜藏在水面之下的暗流。
刘斌和“万商联·安隆中心”项目的出现,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独自一人时,他需要更冷静、更深入地权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这个项目,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利的一面,光芒耀眼:
若能成功引入“万商联”这样的商业巨头,打造出安隆县乃至周边区域首屈一指的商业地标,这将是何等显赫的政绩?它将极大提升安隆县的城市形象和商业能级,吸引周边消费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大量税收和就业岗位。这完全符合上级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升级的要求。一旦做成,将成为他林风主政安隆期间最亮眼的名片之一,为他的仕途增添极重的砝码。这甚至可能是一个契机,一个让他能够凭借实实在在的政绩,逐步积累独立资本,减少对某些外部力量依赖的契机。想到关键,想到其背后若隐若现的何远,林风的眼神微微眯起。他需要属于自己的、光明正大的功绩。
但弊的一面,同样风险暗藏: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在安隆这样的县城,其商业可行性究竟有多高?消费群体能否支撑?刘斌的实力是否足够?万一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巨大的“烂摊子”将由谁来收拾?届时,他这位大力支持的县长,首当其冲,必将威信扫地,仕途堪忧。更深的忧虑在于,刘斌此人及其背后的关系网络是否单纯?项目的成功,是否会让他不知不觉地欠下某些难以偿还的“人情”,陷入更复杂的利益纠葛?那位江州副市长看似无意的提及,始终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
机遇与风险并存,诱惑与陷阱共生。关键在于如何驾驭。
“必须抓住,但必须稳妥。” 林风在心中默念。他要亲自把关,从项目论证、土地出让、建设监管到后续运营,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规范,确保项目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他要让这个项目,真正成为造福百姓、助推发展的实事工程,而不是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更不是悬在自己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想到这里,他对于即将与刘斌的会面,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他要亲自掂量这个人的成色。
就在这时,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林风走回桌前,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屏幕,来电显示是“关键”。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呼吸和情绪,按下了接听键。关键的电话,在他预料之中,但每次接起,都让他心头微微一紧。
“喂,关兄。”林风的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热络。
“林风兄弟,忙着呢?”关键的声音依旧爽朗,但比平时多了几分正式感。
“刚处理完几份文件。关兄有什么指示?”
“指示谈不上。”关键笑了笑,“就是上次说的事,我这边手续、流程都理顺了。你看明天下午怎么样?地方我安排好了,还是老地方,‘清心斋’,安静。有些具体细节,得当面敲定一下,白纸黑字……哦不,是口说无凭,得有个更稳妥的章程,对你我都好。”
关键的用词很谨慎,但“具体细节”、“更稳妥的章程”这些字眼,让林风立刻明白了这次会面的核心议题——利益捆绑的具体化、书面化。
“明天下午……”林风快速扫了一眼日程表,明天下午暂时没有必须他出席的会议,“行,关兄安排,我准时到。”
“好!那就说定了,明天下午三点,‘清心斋’见。”
“好。”
挂断电话,林风放下手机,眼神变得深沉起来。该来的,终究会来。
次日下午三点,林风准时出现在了“清心斋”那间熟悉的包房外。侍者无声地拉开移门,关键已经坐在茶海前,正悠闲地烫洗着茶具。见到林风,他立刻热情地起身相迎。
“兄弟,准时!快请坐!”关键的笑容一如既往地富有感染力。
寒暄落座,关键的茶艺依旧娴熟。几盏温润的茶汤下肚,闲聊了几句天气和近况后,关键放下了茶杯,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身体微微前倾,进入了正题。
“林风啊,咱们兄弟之间,就不绕弯子了。”关键压低了声音,语气诚恳,“上次说那事,股份比例、分红方式,都按说的来,绝无问题。哥哥我办事,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