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暗流涌动与“加担子”
楚晓雅离开书房后,那扇厚重的红木门轻轻合拢,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书房里恢复了寂静,只有落地钟钟摆规律的“滴答”声,更衬得这份寂静深沉。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书桌一角,楚明远独自坐在宽大的扶手椅里,身影在光与影的交界处显得格外凝重。
女儿最后那番坚定甚至带着倔强的话语,还在他耳边回响。
“我的事我自己处理……”
“我相信林风不是那样的人……”
“我会找机会问清楚……”
楚明远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轻轻敲击着,节奏缓慢而沉稳。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深邃的眼眸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思绪。作为父亲,他担忧女儿的单纯和执着会让她受到伤害;作为一方大员,他更警惕任何可能打破现有平衡、引入不可控变量的因素。林风这个年轻人,如同一颗突然投入湖面的石子,其与京城何家可能的牵扯,让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直接打压?那是下下之策,不仅显得气量狭小,更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关注。更何况,林风目前看来确实有能力,在基层也做出了成绩,无端压制一个能干事的年轻干部,于公于私都说不通。
放任不管?更不可能。女儿的态度已经表明她不会轻易放手,而林风与何家的关系暧昧不明,必须摸清底细,加以掌控。
沉思良久,楚明远眼中的犹疑渐渐被一种决断所取代。他需要一种更巧妙、更符合他身份和策略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既不能显得刻意,又要达到观察、试探甚至引导的目的。
他缓缓坐直身体,伸手拿起了书桌上那部红色的内部保密电话。听筒传来轻微的电流声。他熟练地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
楚明远没有寒暄,直接开口,声音平稳,带着一种居高临下、不容置疑的权威:
“关于安隆县那个县长,林风……”
他略微停顿,仿佛在回忆相关信息,语气客观,听不出任何个人情绪。
“嗯,我这边了解到的一些反馈显示,这个年轻干部,能力确实还是不错的。在基层历练了几年,经验也算扎实,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比较清晰。”
他的话语像是上级领导在客观评价一个下属,充满了公事公办的意味。
“对于这样的年轻干部,”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带着培养后辈的考量,“我们不能总让他们待在舒适区。年轻人嘛,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还是得多压担子,多经历一些复杂局面,才能成长得更快,肩膀才能更硬嘛。”
他再次停顿,给对方消化和领会意图的时间,然后才抛出核心指令,语气随意却带着分量:
“你们那边看看,近期市里或者省里,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具有一定挑战性、能锻炼人的任务或者项目?”
他特别强调了几个关键词:
“可以考虑让他牵头负责一下。独当一面,才能更好地检验成色。”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表面上,是领导对有潜力干部的重视和培养,是正常的组织安排。但“压担子”、“复杂局面”、“检验成色”这些词语,却又暗藏机锋。这“担子”是机遇也是考验,这“复杂局面”需要能力更需要站队和智慧,这“检验”的结果,将决定林风未来的道路。
“嗯,好,你们先斟酌一下,拿个初步方案。” 楚明远最后说了一句,便挂断了电话。
他放下听筒,身体向后靠进椅背,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这一步棋已经落下,接下来,就是静观其变。他要看看,这个林风,到底能挑起多重的担子,又会在复杂的局面中,做出怎样的选择。
与此同时,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安隆县。
县政府大楼里,林风刚刚结束与苏晓梅那通温馨的电话。敲定了周末的见面,让他连日来紧绷压抑的心情舒缓了不少,嘴角还带着一丝未散的笑意。办公室窗外,夜幕已经降临,县城零星亮起灯火,宁静而平凡。
然而,这份短暂的轻松并未持续多久。
办公桌上的那部红色内部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林风收敛心神,深吸一口气,拿起听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