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心中一惊,表面保持镇定:“是的,苏科...苏晓梅姐对我很照顾,教了我很多。”
赵雅雯“嗯”了一声,看不出情绪:“她业务能力不错。”说完便低头继续看材料,结束了这个话题。
林风回到工位修改数据,心中却泛起涟漪。赵处突然问起苏晓梅,是随口一提,还是察觉到了什么?他提醒自己以后在单位要更加注意与苏晓梅的距离。
改好材料后,林风再次送到处长办公室。赵雅雯仔细查看了修改处,满意地点点头:“可以了。早点回去吧,明天还要早起开会。”
“赵处也早点休息。”林风礼貌地关心道。
赵雅雯愣了一下,似乎很少听到下属这样的关心,随即淡淡一笑:“嗯,我看完这份文件就走。”她说着,不经意地揉了揉穿着丝袜的脚踝,似乎高跟鞋让她感到些许不适。
走出办公楼,夜幕已经降临。林风深吸一口凉凉的空气,心中对赵雅雯的印象复杂起来。她不仅是那个雷厉风行的女处长,也是个会疲惫、需要关心的普通女人。
第二天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林风偶然听到处里两个老同事的闲聊。
“赵处最近好像更拼了,昨天我晚上九点走的时候她还在办公室。”
“是啊,离婚这么多年,一个人带女儿不容易。听说她前夫是个商人,生意做得挺大,离婚后又娶了个年轻的,孩子都不怎么管。”
“可惜了,赵处能力这么强,要不是家庭拖累,早就该提副厅了。”
“嘘,小声点,别让人听见...”
林风默默吃着饭,心中对赵雅雯多了几分同情和理解。原来那个看似无坚不摧的女强人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艰难。
下午,处里召开项目分析会。赵雅雯一如既往地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各个项目存在的问题。当一位同事汇报的数据出现明显错误时,她毫不客气地当场批评:“这种低级错误不应该出现!重新核对所有数据,明天早上我要看到准确报告!”
会议室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被批评的同事面红耳赤,其他人也都低头不敢出声。
散会后,林风看到那位被批评的同事垂头丧气地回到工位,便走过去轻声说:“李哥,我帮你一起核对吧,两个人快一点。”
对方惊讶地看了林风一眼,感激地点点头。
两人一直加班到晚上七点多,终于把数据全部核对完毕。当他们把重新整理好的报告放在赵雅雯办公室门口时,发现门下缝隙还透着光——赵处竟然还没下班。
第二天早上,赵雅雯看到门口的报告,什么也没说,但在上午的处务会上,她特意表扬了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虽然没有点名,但眼神中流露出赞许。
林风逐渐摸清了在固定资产投资处的生存之道:严谨、高效、注重细节。他也越来越适应赵雅雯的工作风格,甚至开始欣赏她雷厉风行背后的专业和公正。
偶尔,他会捕捉到赵雅雯冷硬外表下的一丝柔软——比如她谈到某个项目能带动多少就业时眼中的光彩,或者看到基层群众因项目受益报道时微微扬起的嘴角。
这些细微的发现,让林风对这位女处长产生了复杂的情感:既有下属对领导的敬畏,也有对强者偶尔流露脆弱的同情,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好奇。
他知道,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官场中,一位单身女性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有多么不易。这份认知,让他在严格执行赵处指令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尊重。
而赵雅雯,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下属的不同——他不仅勤奋好学,还有着超越年龄的细致和体贴。有时她加班到很晚,会发现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杯热茶;她感冒咳嗽时,第二天桌上会悄然出现一盒润喉糖。
这些细微的关心,来自一个并不过分殷勤的年轻人,让赵雅雯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感受到一丝难得的温暖。但她从不说破,只是在对林风的指导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耐心。
固定资产投资处的工作充满挑战,但林风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的项目,学到新的知识,还能在一位严格但公正的领导手下成长。
他知道,这是自己仕途上的重要一步。而如何把握好与赵处长的工作关系,既展现能力又不越界,将是他需要持续学习的课题。
夜幕降临,办公楼里的灯一盏盏熄灭,但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办公室的灯,往往亮到最后。而在那盏灯下,不仅是兢兢业业的赵处长,也是一个背负着生活重担的单身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