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雨晴的察觉(1 / 2)

第182章 破晓的微光

“基石”项目组的实验室,仿佛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时空泡。窗外的日升月落与这里无关,只有屏幕上跳跃的代码、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草图、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浓咖啡因和疲惫却亢奋的气息,标志着时间的流逝。

王工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通宵。他胡子拉碴,眼窝深陷,但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却亮得吓人,死死盯着中央服务器集群实时渲染出的全新架构模拟动态图。

自从林长青点破“思维边界”那层窗户纸后,整个团队仿佛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思维格式化。他们抛弃了诸多被视为“金科玉律”的传统设计范式,开始从最底层的物理原理和计算本质出发,重新构思一切。

这个过程痛苦且煎熬。无数次推倒重来,无数次满怀希望的构想被冰冷的模拟数据击得粉碎。实验室的角落里堆满了废弃的打印稿,上面的涂鸦混乱而绝望。团队里最年轻的工程师小李,甚至因为连续遭遇失败,在洗手间里偷偷抹过眼泪。

但没有人提出放弃。林长青那句“打破它”,如同烙印般刻在每个人的心头。他们都知道,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技术攻关,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生死之战。

“王工,试试这个……我们把三级缓存结构彻底打散,采用动态可重构的分布式缓存池概念,访问权限和延迟预测用我们新设计的‘流式预判’算法……”一个嗓音沙哑的架构师指着自己屏幕上刚刚构建完成的模块,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的颤抖。

这个想法在几天前提出时,曾被不少人视为异想天开,违背了所有教科书上的缓存设计原则。但此刻,王工盯着那复杂的数据流模型,浑浊的眼睛里却猛地爆出一团精光。

“加载进去!替换掉原有模块!全系统模拟!”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破音。

整个实验室瞬间动了起来,敲击键盘的声音密集如雨。新的模块被导入庞大的模拟系统,进度条在屏幕上缓慢而坚定地移动着。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围拢在主屏幕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进度条走到百分之百的瞬间,模拟结果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

短暂的死寂。

随即,一声不敢置信的、带着哭腔的惊呼打破了寂静:“突……突破了!内存访问延迟下降了百分之四十!整体理论峰值性能提升……百分之二十二!”

“轰!”

实验室里瞬间炸开了锅!狂喜的呐喊、用力的击掌、甚至有人直接把手中的笔记本抛向了空中!几个月的压抑、挫败、自我怀疑,在这一刻尽数化为宣泄的狂潮!小李更是直接蹲在了地上,肩膀剧烈地耸动,这次流下的是喜悦的泪水。

王工没有动,他依然死死盯着屏幕上那根终于突破了原有“天花板”,昂然向上延伸的性能曲线,拳头紧握,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身体微微颤抖着。这不是终点,甚至可能只是新的起点,但这道象征着“此路不通”的墙,终于被他们凿开了一道裂缝!

破晓的微光,穿透了漫长黑夜的封锁,照了进来。

---